《伤寒杂病论》之柴胡用药总结

2024-03-15 09:58:1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伤寒杂病论》之柴胡用药总结》,欢迎阅读!
柴胡,伤寒,用药,总结

《伤寒杂病论》之柴胡用药总结

《本经》云:“茈胡,味苦平,主心腹肠胃中结气,饮食积聚,寒热邪气,推陈致新”。

《别录》补云:“微寒无毒,除伤寒心下烦热,诸痰热结实,胸中邪逆,五脏间游气,大肠停积,水胀及湿痹拘挛,亦可作浴物。

柴胡苦平微寒之品,经方中有9方用柴胡,主要取其和解少阳而除寒热,疏理气机而透邪热。

(一)用治少阳病

少阳病,口苦、咽干、目眩、寒热往来,胸胁苦满,心烦喜呕,默默不欲饮食,舌淡,苔白,脉弦细。仲景重用柴胡,配黄芩清热透邪,疏泄少阳经之郁热。因有喜呕,故配半夏、生姜。因少阳气弱,故用人参、甘草、大枣扶正,故此小柴胡汤清少阳而和胃,亦可用治少阳热阻之黄疸。本方理枢机而通上下,故能治产后郁冒以及阳微结。又厥阴与少阳相表里,疏理少阳即能开通厥阴,故可治热入血室之证。

若少阳病兼阳明里实者,去人参,甘草,加枳实大黄与芍药,就大柴胡汤。若里实而正气虚,则可小柴胡汤加芒硝除去燥结,此为柴胡加芒硝汤。若少阳热郁而兼痰饮者,可用柴胡桂枝干姜汤治之。若少阳病兼痰热扰神现烦惊谵语者,可用小柴胡汤去甘草加大黄、茯苓、桂枝、龙骨、牡蛎、铅丹,方名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柴胡在此不仅清解少阳,并协助化痰热,柴胡“除心下饮热,诸痰热结实”,可能即源于此。若少阳兼太阳支节烦疼者,可用柴胡桂枝汤双解太阳少阳之邪。

提示:

可见柴胡治少阳病,一般多与黄芩配伍。另外,柴胡所治之热型,亦不仅限于寒热往来,如《本经疏证》云:“凡伤寒无麻黄桂枝证,但见喜呕证,则虽发热者,便是柴胡证,不必具寒热往来也”。

(二)治气血郁滞症

《别录》称柴胡能除“胸中邪逆,五脏透气。

《伤寒论》:“少阴病,四逆,其人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


或腹中痛,或泄利下重者,四逆散主之。”四逆散即以柴胡为主配枳实,去肠胃中结气:合芍药疏肝理气,以调整气血的运行,且防柴胡升散太过,是以本方专理肝胃之气滞,后世柴胡疏肝散、逍遥散等皆源于此。

疟邪缠绵日久而生疟母,疟母位于少阳之部,系气血痰热郁滞而成。为了疏通少阳气血,加速疟母的消退。仲景治疟母的鳖甲煎丸中,用鳖甲软坚削积为主,辅以柴胡一可引鳖甲直达胁下,一可宣通气血,协助鳖甲消积除癥。并且方中还配有桃仁、丹皮、䗪虫等大量活血化淤、通滞散结之品,以增强柴胡宣通气血之功。

(三)用于虚劳风气百疾症

经方中薯蓣丸用于治疗“虚劳诸不足,风气百疾”。薯蓣丸在大量补益脾胃、养阴润燥的药物的基础上,配用柴胡、防风等。一可散风邪而除寒热;一可升举中气,使清阳敷布而寒热自除。

在经方中柴胡用于治疗少阳重证者,用量最大,可达半斤,其轻症也达四两。而用于气滞血淤或虚损证者,则用量较少,且多入丸散。现代一般用量3~10克。实证者量大,虚证者量小。本品性升而散,故对真阴亏损,肝阳上亢之证慎用。临床应用中为防止其升散太过而耗伤阴津,可配芍药,使之成为有制之师。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8a6826a30ba1284ac850ad02de80d4d8d05a0175.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