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东阳马生序》实用笔记

2022-05-01 23:39:1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送东阳马生序》实用笔记》,欢迎阅读!
生序,东阳,实用,笔记

送东阳马生序

一、文体常识:

宋濂,字景濂,号潜溪,他家境贫寒,但自幼好学,他一生刻苦学习。宋濂与刘基、高启并列为明初诗文三大家,节选自《宋学士文集》

序,此处是指赠序,一般写在送别时,内容多是劝勉、誉扬之词。 二、段意及结构:

1段:自己年幼时的求学艰难(得书之难、叩问之艰) 2段:成年后求师的艰难(路途之艰、生活之苦) 三、重点理解: 1、文章内容:

作者叙述自己青少年时代求学的艰难和勤奋学习的经历,勉励他勤奋学习,成为德才兼备的人

2、作者写自己艰苦求学的经历的目的是什么?

勉励马生勤奋学习,成为德才兼备的人才 3、求师的艰难主要表现在哪三个方面? 叩问之难、路途之艰、生活之苦 4、采用对比的方式,阐明道理

文中将同舍生的奢华穿戴和自己艰苦的学习生活作对比,通过对比写自己生活的艰苦,突出学习的勤奋。 5、道理或启示

学习要勤奋,求师应诚心,求学须不断克服并战胜困难,以读书为乐就不会有困难。

成功的原因:刻苦学习、博览群书、虚心求教 6、从几方面概括作者求学时的客观条件:

路途遥远艰难、衣着破旧不能御寒、饮食毫无滋味 7、议论句及其作用: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归结上文,突出勤苦,表明勤能补拙 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表明乐以忘忧 四、拓展延伸:

悬梁刺股-------------------东汉孙敬战国苏秦 囊萤映雪-------------------东晋车胤 凿壁偷光-------------------东晋孙康 程门立雪-------------------西汉匡衡 焚膏继晷-------------------唐韩愈

闻鸡起舞--------------------------祖逖 一、《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唐敬宗宝历二年,刘禹锡从和州返洛阳,途经扬州时,遇到了白居易。在筵席上白居易写了一首诗赠他,他就写了《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这首诗作为答谢。刘禹锡,唐代诗人,哲学家。他和柳宗元同中进士,一起参加了王叔文政治集团,在当政的几个月内实现了一些改革。?失败后,一再遭贬。?他与白居易同年(772)生。两人在长安认识,?互相唱和诗达数十篇之多,世称\'刘白\'

1/、诗的开头两句\'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是什么意思? 这两句意思是写作者自己被贬谪到巴山楚水这些荒凉的地区,二十三年就如同弃置在道旁一样。刘禹锡想改革时弊,遭到打击,被贬到凄凉荒僻之地。这两句写出了作者长期被贬的愤慨心情。

2、本文有两个典故,一个是\'闻笛赋\',一个是\'烂柯人\' 3、关于本文的主题。

本文既表现了作者对自己被贬谪、遭弃置的无限辛酸和愤懑不平的思想感情,也表现了诗人坚定的信念和乐观的精神。

4、\'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的本意和比喻义是什么? 这两句的本意是以沉舟病树比喻作者自己,是抒发诗人的身世之感。但是其中包含的事物新陈代谢的哲理,使诗句具有了普通意义。后人用此句,并不和诗人原意契合,而指新生事物无比美好,社会总是向前发展。

二、《赤壁》

1、关于本文的作者。

《赤壁》作者杜牧,唐朝诗人。他生活在日趋衰落的晚唐时期,他的最大政治抱负是恢复唐王朝天宝以前的兴盛景象。他反对最高统治者穷奢极欲、不恤国事,更痛恨藩镇割据和回纥、吐蕃贵族统治集团的侵扰,认为唐王朝必须除去这两大祸患,加强统一,收复失地,国家才能安定,人民痛苦才能减轻。但他始终没有得到统治者的重用,未能施展抱负,所以一直慨叹忧郁。杜牧在诗歌方面成就较显著,后人称盛唐时期的杜甫为\'老杜\',称晚唐时期的杜牧则为\'小杜\'。著有《樊川集》。 2、关于本文的主题。

作者借周瑜和曹操的故事,表现了诗人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抑郁不平之气。 3、如何理解\'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如果不是东风给了周瑜以方便,取得胜利的就可能是曹操,历史将要重写。

三、《过零丁洋》

《过零丁洋》作者文天祥,南宋末年杰出的民族英雄,著名的爱国诗人。他官至丞相兼枢密使,封信国公。他在职时,正值元蒙军队大举南侵,南宋处于亡国边缘。为了救亡图存,他积极组织抗战,不幸兵败被俘,英勇就义。他在狱中写有《正气歌》长诗,表现了他的伟大的爱国精神和崇高的民族气节。


1、关于本文的写作背景。

这首诗是作者被俘后第二年正月过零丁洋时所写。后来元军统张弘范再逼他招降南宋抵抗人士时,文天祥出此诗以明志节。 2、关于本文的主题。

作者通过追忆自己抗元的艰辛经历,表现了诗人忧国之痛和愿意以死明志、为国捐躯的豪情壮志。

3、写出《过零丁洋》表达作者视死如归的赤胆忠心的诗句是: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四、《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月》

苏轼,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这首词是苏轼在密州太守任期中写的。当时王安石当政,作者在政治上遭到压抑,所以词中颇有消极伤感的情绪。但他毕竟有着旷达的胸襟,对人生哲理的探讨中达到了自我解脱。

1、这首词作之前有一段小序,其作用是什么? 交代写作缘由,引出下文。

2、这首词表达了诗人旷达胸襟和对亲人的怀念之情。

3、请写出作者想象天上之景的句子是: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表示时间变化的句子是: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富有哲理的句子是: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4、\'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乃写景之句。\'\'\'\'是从人的视角看月,这使我们联想起李白的《静夜思》中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写的是思乡之人,抒的是思乡之情。

5、在苏轼这首词中\'无眠\'之人特指的是思念远方亲人的作者自己。 6、虽然月圆人难\'\',但是豁达的诗人还是祝愿: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五、《山坡羊·潼关怀古》 1、关于本文作者。

张养浩,字希孟,号云庄,济南人,元代散曲家。这首曲是作者在就任陕西行台中丞的途中所作。

2\'兴,百姓苦;亡,百姓苦\',不管封建王朝的兴还是亡,带给老百姓的都是苦!在作者看来,封建王朝\'\'时,怎样?亡时,又怎样? 在作者看来,封建王朝\'\'时,必大兴土木,剥削压迫百姓,百姓受苦;而亡时,老百姓因战祸流离失所,百姓更遭殃! 3、本文的主题。

本文表达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94a1c30e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171b032.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