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诗歌的源流

2023-03-30 17:30:1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中国诗歌的源流》,欢迎阅读!
源流,中国,诗歌

中国诗歌的源流

中国诗歌的源流

文学史上.诗歌是最早出现的文学体裁,它产生于人类生活的最原始阶段。最初的诗歌多为集体口头创作,而且是与音乐、舞蹈相结合,三位一体。



诗歌起源于劳动,伴随着古代人民的劳动生活而产生。《淮南子•道应训》载:“今举大木者.前呼t邪许,,后亦应之,此举重劝力之歌也。”《吕氏春秋•古乐篇》也载:



昔葛天氏之乐,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阕:一曰“载民”,二日“玄鸟”,三曰“遂草木”,四曰“奋五谷”,五日“敬天常”,六曰“达帝功”,七日“依地德”.八日“总禽兽之极”。



.关于诗歌的起源,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中是这样说的:“诗歌起源于劳动和宗教。其一,因劳动时,一面工作,一面唱歌,可以忘却劳苦,所以从单纯的呼叫发展开去,直到发挥自己的心意和感情,并偕有自然的韵调;其二,是因为原始氏族对于神明,渐因畏而生敬仰,于是歌颂其威灵,赞叹其功烈,也就成了诗歌的起源。”



劳动创造了人,创造了语言和思维,也创造了诗歌。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人周初至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多年的诗歌三百零五篇。《诗经》中的作品,特别是“国风”中的作品,内容质朴,语言清新,反映了周朝时期民间的感情和社会现实。它们往往四言一句。结构整齐.朗朗上口,和着早期的音乐可歌可蹈。《伐檀》、《硕鼠》、《七日》、《君子于役》、《关雎》、《蒹葭》


等是其著名代表。



战国后期,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对我国的诗歌创作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创作的《离骚》、《九章》、《九歌》等作品,洋溢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充满着瑰丽的想象。屈原那种反抗强暴、维护国家尊严,对崇高理想不屈不挠热烈追求的精神对后世的文学术.甚至对整个中华民族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两汉、魏晋南北朝时期,“乐府”和五言古诗有了很大发展。“乐府”诗歌是民间创作,反映了两汉时期人民的思想感情,在现实主义的描绘中,充满着浪漫主义的色彩。其中代表作有《孔雀东南飞》、《陌上桑》、《东门行》、《战城南》等。魏、晋、南北朝时期在诗歌创作上成就较大的是曹操父子及陶渊明、阮籍、谢灵运等人.对后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唐、宋时期是我国古典诗词发展的高峰,呈现出百花齐放、万紫千红的局面。李白、杜甫成为中国诗歌史上最伟大的诗人。李白的诗,题材广泛,既有歌颂唐帝国的繁荣气象、向往建功立业的雄心,也有对黑暗现实的揭露与抨击,还有对祖国名山大川的描绘。李白的浪漫主义诗情。使他的诗充满了大胆的夸张和奇丽惊人的想象。杜甫的诗“沉郁深刻”,反映了人民的痛苦及他们的思想感情和要求.渗透着爱国的热诚。杜甫诗中的现实主义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白居易、李贺、李商隐等也是唐朝著名的诗人。宋代词的发展已达到完美境界.产生了一大批卓有成就的词人:苏轼、秦观、李清照、辛弃疾等是其杰出的代表。苏轼的词波澜壮阔,李清照的词婉约深沉,辛弃疾的词却是英雄的豪气与伤痛。



元、明、清三朝数百年间,再没有一个诗人达到先人的艺术高度。诗歌是社会历史情绪艺术化的产物,由于社会制度、风气、文人自身的原因,元、明、清的诗人无论怎样努力,也难以重塑中国诗歌的高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a0233c51b868a98271fe910ef12d2af90342a86a.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