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随笔—浅谈如何培养中班幼儿的语言交往能力

2022-12-22 12:39:10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教育随笔—浅谈如何培养中班幼儿的语言交往能力》,欢迎阅读!
中班,随笔,交往,幼儿,培养

高质量文档 供分享参考

教育随笔—浅谈如何培养中班幼儿的语言交往能力



学前期是幼儿语言进展的关键期,各年龄阶段也存在着肯定的差异性。大班幼儿语言交往能力强,擅长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小班幼儿处于词汇积累的阶段。而中班正处于“青黄不接〞的状态,是一种语言积累转向语言输出的过程。虽具有肯定的词汇量,以进行语言的交往。但依据一段时间的观看和思索,发觉班中孩子的语言交往能力进展不均衡,通过资料的查找,加上自己平常的观看发觉全班孩子大致可分为四大群体:

群体一:能说会道,任何活动中都能找到他们欢快的身影,听到他们爽朗的笑声。语言交往能力强,会主动邀请别的孩子参与自己的活动,伴特别多。此类孩子约占总人数的25%

群体二:平常很少开口,与群体一恰恰相反,角色游戏、户外游戏大多是一个人清静的玩,从不主动邀请别的孩子、或与他们沟通。此类孩子

约占总人数的10%

群体三:胆小畏缩,不善表达自己的想法,即使知道如何解决问题,也抖抖索索。此类孩子约占总人数的30%

群体四:上课留意力分散,老师讲的好玩的他会听,并主动举手回答下列问题,而且回答的相当杰出,但在其它时间始终心不在焉。此类孩子约占总人数的35%

从以上的分类状况进行分析:幼儿之间语言交往能力差异较大,并在无形之中影响幼儿其它能力的进展。群体一中的幼儿适应性强,已能较好地将语言积累过渡到语言输出。群体四中的幼儿较群体一中的幼儿则缺乏良好的倾听能力。而群体二和三具有一个共同的特点:缺乏语言交往的能力,可怕与人相处,可怕与人竞争,适应性差。以上分析,无疑可以看出群体二、三、四这样的孩子任其进展下去,他们的成长道路会困难重重。面对这样的状况,作为教师,心里不免忧心忡忡,恨不得能马上扭转乾坤。然而,一旦孩子形成了,要想转变也不

1 3


高质量文档 供分享参考

是一蹴而就的事,当务之急是多多关注这些孩子,找出“病因〞,对症下药。

通过实践以及阅历的积累和资料的查找,发觉有三个措施能有效地转变这一状况,激发幼儿说话的欲望,培育幼儿说话的主动性,增添幼儿说话的自信念。

一、巧设问题,引导幼儿有话可说

幼儿的商量往往需要教师的组织、引导。此时,教师提供的话题就显得尤为重要,假如提供的话题是幼儿熟识的、感兴趣的,那么幼儿就能很快地投入到话题中,主动主动地参与商量,乐于表达心中想法。如:让幼儿商量“你喜爱看《西游记》吗?为什么?〞,每个幼儿都能说出各自喜爱的理由。有的说奇妙的金箍棒等等,甚至商量到最终他们自己将话题深入下去,变成“我最不喜爱谁,为什么?〞,总之,他们把各路神仙、妖怪全都说了个遍,商量气氛强烈、活跃。 二、创设环境,鼓舞幼儿有话敢说

这一步骤的顺利实施,先决条件是要创造良好的群体关系。幼儿的语言进展很大程度上受四周环境与心理因素的影响,要进展幼儿的语言,促进幼儿的交往,必需为幼儿创造一个平等、和谐的心理环境,给幼儿提供锻炼的机会,使幼儿越来越情愿说,而且情愿说给大家听。于是,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为幼儿创设了宽松的气氛,成为每个孩子的伴侣,与孩子们共同学习、共同游戏,摸一摸孩子的头,拉一拉孩子的小手,对孩子们竖起大拇指,架起孩子们沟通情感的桥梁。渐渐地,孩子们情愿和我们交谈了,而我们也不失时机地为幼儿营造一种畅所欲言的语言环境,使每一位孩子都能自由交谈。如:用餐前、下课后、穿脱衣服中与同伴轻轻地交谈。久而久之,孩子们之间的距离拉近了,变得无话不说了。

三、丰富活动,启发幼儿有话会说

幼儿有话可说了、敢说了,就是不能把自己的想法较完好地表达出来,要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教师丰富幼儿的词汇势在必行。

2 3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a08c839987868762caaedd3383c4bb4cf6ecb756.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