矫正小班幼儿任性行为的研究策略

2023-02-22 08:31:1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矫正小班幼儿任性行为的研究策略》,欢迎阅读!
小班,矫正,任性,幼儿,策略

矫正小班幼儿任性行为的研究策略

摘要:在幼儿园育儿活动中,教师要结合核心素养理念,积极开展系统性、创新性育儿过程,保证幼儿在教师的引导和帮助下,具备高尚德行、良好素养、高超能力、健康身心。教师要巧妙借助幼儿园育儿项目和环境素材等,有效针对幼儿存在的问题进行教育和指导,进而帮助幼儿园小班幼儿矫正任性行为,深度开展实践学习与拓展创新活动,全面提高幼儿学科素养、增强学习积极性,为幼儿高质量、创新性发展提供助力。本文从多个层面阐述矫正幼儿园小班幼儿的任性行为策略,希望可以为广大读者提供借鉴参考素材。

关键词:矫正;小班幼儿;任性行为;策略

引言:在新时代、新背景下,我国幼儿园幼儿多是来自于独生子女家庭或者是条件殷实的家庭,或是受到长辈溺爱的家庭,使得幼儿的任性妄为特点比较明显,大多表现为固执、霸道、自我等现象,这些任性行为大多是家长溺爱,不能给予幼儿有效引导而导致,久而久之养成了不良的行为习惯,进而降低幼儿整体学习成效,难以高效开展实践教学引导活动,从而无法形成良好的学习认知,使得幼儿园育儿存在一定的困难与挑战。因此,教师要巧妙运用幼儿园得天独厚的教育优势,正确引导幼儿、帮助幼儿,促使幼儿的任性行为得到矫正,全面增强幼儿核心素养,提升幼儿综合能力,让幼儿成为和善、友爱、文明、独立的新时代幼儿,全面增强幼儿学科素养,提升幼儿综合能力,彰显出幼儿园教正幼儿任性行为的特色性教育优势。

一、巧用反向表扬,培养良好性格

在幼儿园育儿活动中,教师要结合幼儿“任性行为”,积极开展创新性、趣味性教学引导活动,全面提升幼儿的认知意识,巧妙运用反向表扬法,增强幼儿的思维意识和行为能力,促使幼儿逐步树立学习思想。

例如:幼儿园日常就餐中,会发现部分小朋友喜欢浪费食物,不懂得珍惜粮食。为了帮助幼儿改掉这种任性行为,培养幼儿良好的节约意识、养成优秀的生


活习惯,教师巧妙运用反向表扬法,培养幼儿的高尚性格,促使幼儿真正开展实践学习与拓展创新活动,促使幼儿真正感受知识形成架构,增强幼儿学习能力。比如:茉莉小朋友在吃饭的时候,经常要求老师多给她盛饭,但是自己又吃不了,最后都倒掉了,这时,教师以和蔼、亲切的口吻对她说:小茉莉,你知道“粒粒皆辛苦”的典故吗?我们要珍惜农民伯伯的劳动成果,如果我们吃不掉,就要少盛一点,不要浪费呀,这样米饭宝宝才不会伤心呀,渐渐地茉莉小朋友逐渐改掉了这个坏毛病,让任性行为逐渐矫正了。

二、运用游戏方法,矫正任性行为

教师要尊重幼儿的自主意识和独立人格,帮助幼儿在适宜条件下进行任性行为矫正活动,促使幼儿的成长习惯逐步养成,更好地开展学习与创新活动,为学生高质量、高效率提升自身核心素养奠定坚实基础。因此,教师巧妙运用游戏法吸引幼儿注意力,帮助幼儿深度开展实践学习与拓展活动,更好地培养幼儿实践学习自信心,增强幼儿探索学习积极性。

例如:教师巧妙运用“娃娃家”游戏活动,帮助幼儿培养家庭意识,让幼儿学会尊重爸爸妈妈,爱护家庭成员,不以自我为中心,充分开展实践学习与创新学习活动,促使幼儿的任性行为得到充分矫正。比如:幼儿教师组织幼儿扮演爸爸和妈妈、孩子,让幼儿在特定的故事情节之中,充分开展实践学习活动,进而全面增强幼儿自身综合技能,促使幼儿逐步形成良好认知,高效开展实践活动,为幼儿创新性、高效性发展提供助力。

三、借助趣味方法,矫正任性行为

幼儿教师要具备一定的幽默技能,从而化解师幼之间的“危机”,促使幼儿被教师的魅力所吸引,愿意与教师沟通交流。

例如:在“十一”小长假结束后,幼儿不愿意来到幼儿园上课,对进入“园所”有抵触情绪,为此,教师要结合幼儿的任性表达行为,有效增强幼儿的学习思想,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让幼儿逐步形成良好的学科认知,增强幼儿的探索能力,促使幼儿在趣味性引导下,认识到幼儿园一日活动的乐趣,进而自主形成进园意识,与教师、与伙伴打成一片。比如:团团小朋友在进入幼儿园时,


会舍不得妈妈的情绪,这时,教师要用手比作剪刀,运用拟人语气说老师要把团团的这条爱心尾巴剪掉,等到离园的时候再给宝贝粘贴上,团团要勇敢、要加油呀,我们一同迎接美丽的一天吧,在教师的趣味性引导下,团团的情绪逐渐稳定,跟随教师进入园所开启一天的趣味性生活。

结语:

综上所述,在幼儿教育的开展过程中,小班幼儿具有年龄小、活泼好动的特点,同时也存在一定的经验不足、认知不足的问题,使得小班幼儿“任性行为”更加凸显。因此,为了有效矫正幼儿的“任性行为”,教师要做好与幼儿的沟通与引导工作,让幼儿自主跟随教师进行模仿性学习,增强幼儿的实践探索与自主创新能力,从而全面加强幼儿核心素养,提升幼儿综合能力。与此同时,幼儿教师要借助有效教学手段和理念,引导幼儿进行自主提升活动,促使幼儿在课堂学习与探索过程中,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意识、培养创新合作精神,全面提高幼儿核心素养、增强幼儿学习能力,进而高效完成幼儿任性行为矫正活动,全面提升幼儿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沈以信. 纠正幼儿任性行为的策略初探[J]. 科学大众(科学),2010(04):115-116.

[2]薛超,徐璐珊. 对本园教师子女行为表现的观察研究[J]. 社会福利(理论),2016(06):55-58.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a2da4476306c1eb91a37f111f18583d049640f8f.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