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数的再认识》说课稿

2023-01-31 18:01:29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分数的再认识》说课稿》,欢迎阅读!
分数,认识

《分数的再认识》说课稿范文 一、说教学内容

《分数的再认识》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一节内容。 二、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师大版)这套教材,分数这部分知识是分两次进行教学的。第一次是三年级的分数的初步认识, 第二次是五年级的系统学习分数知识。在三年级下册教材中,学生已经结合情境和直观操作,体验了分数产生的过程,认识了整体“1”,初步理解了分数的意义,能认、读、写简单的分数,已经会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能初步运用分数表示一些事物,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分数的再认识》这一节内容,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和理解分数,学习分数的再认识。教材通过创设“拿铅笔”的问题情境、说一说、画一画、和“你知道吗”来呈现教学内容。让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有了可利用的丰富资源,从而安排合理有趣的课堂教学。 (二)、教学目标分析

根据以上分析及《课标》要求,我拟订这节课的教学目标为: 1、知识与技能

1 在具体的情境中,进一步认识分数,发展学生的数感,能正确用分数描述图形或简单的生活现象。

2 结合具体的情境,进一步体会“整数”与“部分”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

1 在解决问题的活动中,学会与他人合作。 2 能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并解释所得结果。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体会一个分数对应的“整体”不同,所表示的具体数量也不同。 教具准备:两盒数量不同的铅笔,电脑课件等。


学具准备:彩色笔等。 三、说教法、学法 1、教法:

创设情境、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学习方式。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教法与学法的设计着眼让学生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进行独立思考,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并与同伴进行交流。教师只给予适当的帮助和指导,并引导学生开展讨论,创设主动参与、积极探究的氛围,让学生会学、爱学。 2、学法:

课刚开始,教师就创设“拿铅笔”活动情境:请两位同学到台前,每人分别从一盒铅笔中拿出1/2,结果两位学生的结果不一样多,一位学生拿出的是4枝,另一位学生拿出的是3枝。

并提出问题:这里有两盒铅笔,你能从每盒铅笔中分别拿出全部的'1/2吗?其他同学注意观察,你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探究新知。了解了“由于分数所对应的整体不同(也就是总枝数不一样多),所以1/2表示的具体的数量也就不一样”之后,

让学生动手操作,以说一说、画一画、练一练等不同的方式来认识不同的分数,并与同伴交流,让学生在动手、动脑、动口中获得新的知识。 四、说教学流程

这节课我是分这样三大块进行设计的:从实际情境引入课题、在动手操作中进一步认识分数、将分数应用到实际生活。

1、创设了“拿铅笔”的教学活动引入教学,让学生体会同样是1/2,铅笔的数量可能相同,也可能不相同,这是因为原有的铅笔总数有的相同,有的不相同。

2、创设了利用实物让学生“说一说”的情境活动,联系厚薄不同的“两本书的1/3”展开交流,体会一个分数对应的“整体”不同,所表示的具体数量也不同,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分数的认识。

3、让学生通过“画一画”,借助直观图形体会一个图形的1/4都是一个□,但这个图形的形状有可能不同。这样的教学活动,既有利于加深学生对分数的认识,又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4、通过“练一练”,让学生用不同的方式进一步加深对分数的认识。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a5d424e212a6f524ccbff121dd36a32d7275c768.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