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走从军阿姨死”新解

2022-12-26 20:13:17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弟走从军阿姨死”新解》,欢迎阅读!
新解,从军,阿姨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弟走从军阿姨死新解

作者:何梦清

来源:《现代语文(教学研究)2016年第09

《琵琶行》 弟走从军阿姨死一句在教材中没有注释,容易引起误读。经过重重考证,笔者认为,坊中姐妹阿姨为养母。这样解释不仅与琵琶女身份吻合,切合全诗语境,且符合唐人语言习惯。白居易名篇《琵琶行》以其经久不衰的艺术魅力,长期被选录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然而,教材中对于弟走从军阿姨死一句未加任何注释,在人教社出版的教师教学用书中,阿姨两个称谓名词也没有特别给出解释。这使很多教师直接根据现代汉语习惯用法对其进行解读,而未作深求。结合弟走从军阿姨死一句的上下文语境,考察唐代的教坊制度以及阿姨两个称谓名词在唐代这一历史时期的特殊内涵,笔者认为理解为同胞弟弟阿姨理解为母亲的姐妹实为误解。 一、指何处

弟走从军阿姨死一句出现在《琵琶行》第三节,这一节中琵琶女叙述了自己早年红极一时、技艺超群的教坊歌伎生活,以及后来年长色衰嫁做商人妇流落天涯的凄苦身世。一般情况下,我们认为家在虾蟆陵下住一句,交代的是琵琶女的籍贯,也就是她家事,所以之后再提及自己的亲弟弟以及母亲的姐妹等亲人似乎也合情理。然而,笔者认为这里的很有可能不是琵琶女的出生之家。

唐诗中,虾蟆陵这一地名,在除了《琵琶行》中有提及,还出现在翠楼春酒虾蟆陵,长安少年皆共矜(皎然《长安少年行》)、取酒虾蟆陵下,家家守岁传卮(谢良辅《忆长安》)等诗句中。很明显,在这两首诗中,虾蟆陵都以歌楼酒馆集中之地的面貌出现。考察唐代的教坊制度,教坊艺人在进入教坊之前的身份大概有三种,一、良家士女被没充官者;二、配充乐户者;三、衣冠别第妓人。十三学得琵琶成可知,琵琶女入教坊时年纪尚小,不会是因为丈夫犯罪受牵连才被没入教坊。从《琵琶行》序中本长安倡女,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得知琵琶女师从穆姓和曹姓二位琵琶师,她的技艺并非家学。由此可以推断,她不是出身善弹琵琶的乐户。所以,琵琶女入教坊之前的身份应该是第三种——妓人。从十三岁便熟习琵琶技艺来看,琵琶女大概年纪很小便流落青楼,作为歌妓培养。结合蛤蟆陵的地域特征,我们大胆推测,琵琶女所说之很有可能是其栖身的青楼,而不是出生之家。 况且从全诗来看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是琵琶女的歌妓生涯由盛转衰的转折点。而琵琶女自述身世从歌楼起,如果不是与亲人早就失去联系,她又怎会把歌楼当作呢?退一步说,即便是与亲人尚有联系,那么同胞弟弟和母亲姐妹的离去也不至于对她的歌妓生涯产生如此重大的影响。所以理解为同胞弟弟阿姨理解为母亲的姐妹的可能性较小。

二、谓谁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唐代崔令钦在《教坊记》中记载:坊中诸女,以气类相似,约为香火兄弟。可见,乃教坊歌妓间称呼姐妹的行语。考唐代典籍,发现唐人称姐妹为兄弟者,不仅仅在教坊,当时世俗即是如此。孙棨的《北里志》中就有:张住住者,南曲,所居卑陋。有二女兄不振的记载。陈鸿《长恨歌》中亦有涉及:女弟女兄,富埒王室,车服制度,爵邑邸第,与大长公主侔矣,恩泽势力则又过之。李肇《国史补》卷上:诏令杨氏三夫人约为兄弟,由是禄山心动也是一个例证。而韦庄的长篇叙事诗《秦妇吟》中亦有女弟女兄同入井的诗句。此例甚多,不再列举。

至于歌妓从军为军妓,是从汉代至唐宋一直保存在军营之中的传统,在唐代边塞诗中也多有表现,例如: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王昌龄《从军行》);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王翰《凉州词》);天山雪后海风寒,横笛遍吹行路难(李益《从军北征》);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高适《燕歌行》)等诗句都是较有代表性的例证。

那么姐妹们放着教坊中相对安逸的生活不过,为何会去随军呢?考唐代教坊史发现安史之乱后由于国力大不如前,统治者不断采取措施压制教坊发展,缩减开支:贞元二十一年 (公805年),出掖庭教坊女乐六百人;元和元年(公元806年)罢教坊乐人授正品官之;元和六年(公元811年),又减教坊衣粮一系列的政策都在降低乐工的生活水准,甚至导致乐工生活艰难,不得不脱离教坊外出求生。《琵琶行》写于元和十一年(公元816年),可以想见,琵琶女和教坊中的姐妹们正是在那样一个大环境中,从教坊沦落至民间的。她们或成为随军歌妓,如琵琶女之弟;或流落街头市井,如琵琶女。她们失去了昔日在教坊相对安逸的生活,少有善终。 三、阿姨谓谁

阿姨究竟指何人,只有考察阿姨这一称谓在唐代的所有义项,结合弟走从军阿姨死一句的上下文语境方可确定。

查知网古籍数据库,阿姨一词在唐代及以前的古籍中出现频率很低,且多出现在佛经之中,大概指的是女性僧侣。而这一义项明显与《琵琶行》无关。除此之外,笔者从所考古籍中还梳理出三个义项:

东晋王献之《阿姨帖》不审阿姨所患得差否?极令悬恻!以及唐代崔令钦的《教坊·卖假金贼》中:庞贻之曰:庞三是我外甥……‟使者如言而至,因曰:昨日已见过娘子阿姨。‟”中的阿姨当是称母亲的姐妹。而我们在前文的论述中已经否定了此义项。

乐史《杨太真外传上》: 秦国曰:岂有大唐天子阿姨无钱用耶?‟”中的阿姨当指妻子的姐妹。很明显,这一义项与琵琶女的无关。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a61f5e9a66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c2.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