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策略

2022-03-21 08:54:20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小学科学教学策略》,欢迎阅读!
策略,小学,科学,教学

小学科学学科教学策略

一、“探究—体验”式课堂教学策略 1.提出问题

学习目标:引导学生认真进行观察、思考,并在观察、思考中引发问题,为探究活动做好准备。

操作要领:教师要依据教学目标、遵循学生认知规律、有机结合学生生活中熟知的现象,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在问题情境中感知问题、寻找问题,并提出问题。

2.猜想假设 学习目标:引导学生围绕问题所可能发生的种种现象及结果进行预测或作假设性解释。

操作要领:以小组或以全班为单位,针对要研究的问题,让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进行预测或作假设性解释,要注意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并在想象的基础上让学生畅所欲言。

3.制定方案 学习目标:引导学生围绕猜想假设,提出探究活动的大致思路,为科学验证做好铺垫。

操作要领:在具体操作中,一般要采取分组活动的方式,让各小组针对本组要研究的问题,制定自已的计划或方案。在本步要注意发挥教师引导、指导、点拔的作用。

4.实施探究

学习目标:引导学生依据研究计划或方案开展探究活动,验证猜想假设,得出科学结论。

操作要领:依据方案开展观察、实验、制作、考察、调查、参观、采访、搜集、种养等探究活动,来验证猜想假设。在活动中要注重小组合作,让小组的所有成员都活动起来。

5.展示交流

学习目标:引导学生对探究的成果进行展示与交流,加深对科学结论的理解。 操作要领:一般先组织学生进行组内展示与交流,在统一思想、得出结论后,再组织全班交流。

6.拓展创新

学习目标:引导学生将学到的科学知识与社会生活进行密切融合。 操作要领:引导学生运用所获得的知识与技能,解释生活中的现象,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进行改进、发明、创造活动,关注与本课研究主题相关的社会问题等。

二、小学科学“探究—体验”式课外实践教学策略 1.确立活动主题

学习目标:结合实际,确定课外实践活动的主题。 操作要领:在学生充分酝酿的基础上,根据当地资源、学生特点等实际,与学生共同筛选要开展的课外实践内容,并由师生或学生自己确定研究的主题。

2.自行制定方案


学习目标:围绕主题,制定活动方案。

操作要领:主题确定后,让学生进行充分交流、思考,自行确立比较可行、易于操作的方案。方案实施时间的长短,可根据主题内容的大小来定。

3.自主开展活动

学习目标:让学生根据方案,经历自主探究活动。

操作要领:依据制定的方案,学生自行借助各种资源和手段开展活动。学生通过活动获取大量信息,通过对信息的整合、分析、比较、判断,形成初步的成果。活动应突出自主性,要给学生以充足的时间和空间。

4.展示交流成果

学习目标:在自主活动后,进行成果的展示与交流,达到成果的共享。

操作要领:各个主题小组把获得到的成果用最明确、简练、精彩的方式展示给其他同学,共同分享活动的成果。在展示交流中,学生可以获取更加丰富的信息,进一步加深对事物的认识。

5.拓展与创新 学习目标:应用所获得成果解决实际问题。

操作要领:学生根据研究成果或科学结论,对面临的实际问题提出有创意的解释或提出解决的方案、建议等。



学习目标:围绕主题,制定活动方案。

操作要领:主题确定后,让学生进行充分交流、思考,自行确立比较可行、易于操作的方案。方案实施时间的长短,可根据主题内容的大小来定。

3.自主开展活动

学习目标:让学生根据方案,经历自主探究活动。

操作要领:依据制定的方案,学生自行借助各种资源和手段开展活动。学生通过活动获取大量信息,通过对信息的整合、分析、比较、判断,形成初步的成果。活动应突出自主性,要给学生以充足的时间和空间。

4.展示交流成果 学习目标:在自主活动后,进行成果的展示与交流,达到成果的共享。

操作要领:各个主题小组把获得到的成果用最明确、简练、精彩的方式展示给其他同学,共同分享活动的成果。在展示交流中,学生可以获取更加丰富的信息,进一步加深对事物的认识。

5.拓展与创新 学习目标:应用所获得成果解决实际问题。

操作要领:学生根据研究成果或科学结论,对面临的实际问题提出有创意的解释或提出解决的方案、建议等。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a67293fc04a1b0717fd5dda4.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