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与肢体残疾人正常交往

2022-05-18 10:08:1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怎样与肢体残疾人正常交往》,欢迎阅读!
残疾人,肢体,交往,正常,怎样

怎样与肢体残疾人正常交往

一、与肢体残疾人交谈注意事项

1、志愿者与肢体残疾人交谈的注意事项是什么?

与坐轮椅的残疾人交谈,时间超过一分钟,最好采用蹲姿与其谈话,使双方的目光处在同一水平线上。不要倚靠肢体残疾人的轮椅或者其他辅助设备。不要拍轮椅使用者的头或者肩,用居高临下的方式向他表示友好。这些细节都体现彼此之间的尊重。

2、志愿者与肢体残疾人同行时的注意事项是什么?

架双拐的残疾人在行走或上下楼梯时,一般不必搀扶,别人的搀扶反而会失去平衡。与架拐杖的朋友同行、上楼梯或乘电梯,最好走在他们前面,不要让他们有紧迫感;如果为了方便照顾,也可在征求他们的意见之后,陪伴在适合的位置。征得同意,尽量协助肢体残疾人提随身大件行李。 3、志愿者与肢体残疾人就餐的注意事项是什么?

帮助失去双臂的残疾人就餐时只要询问他们需要什么餐具,忌讳直接喂他们吃东西;帮助坐轮椅或架拐杖的残疾人用自助餐,询问对方需求,按照对方的要求协助取食品。

二、为肢体残疾、脑瘫者提供服务时注意事项

志愿者与肢体残疾、脑瘫者相遇时的目光和神情很重要,必须要做到以下三点:一是要用正常的目光看待,千万不要一看见他们就显示出恐惧、惊讶、甚至想躲避的样子来;二是不能把目光长时间停留在他们的残疾部位,有的人习惯于上下仔细打量残疾人,就等于给他们的伤口上撒一把盐,伤害了他们的心灵。三是不要只以同情的眼神看待他们,即使是四肢扭曲,不能控制自己的身体的脑瘫患者也会通过眼神悟出志愿者的怜悯心理来。

三、与肢体(脑瘫)残疾人沟通的技巧与注意事项

对待肢体残疾人与对待一般正常人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 相同之处,是要用正常的心态和平等的态度与他们交往,这是人与人交往的前提;不同之处是对肢体残疾人要更多一些理解、关心和耐心,并掌握与其沟通的基本技巧与方法。如何与正确、恰当地与肢体残疾人交往,是一个很现实、很重要的问题。 (一)目光

和残疾人的相遇时目光很重要,必须要做到以下三点:一是要用正常的目光看待,千万不要一看见残疾人就显示出奇怪的样子或好奇的样子来;二是不能把目光停留在他们的残疾部位。如果事先不知道,一看见后就很快把目光移开去;如果事先知道的话,就根本不要看其残疾的部位。有的人见到陌生人以后,习惯于上下打量一番,这对健全人来说关系并不算大,但是绝对不能这样看待残疾人,因为他们就是由于身体的残疾而感到不如人,如果有人仔细上下打量,就等于给他们的伤口上撒一把盐,伤害了他们的心灵。三是绝对不能以同情的眼神看着服务对象,因为服务对象即使是脑瘫患者,虽然四肢扭曲,不能控制自己的身体,但头脑和正常人一样,他们光是看眼神就能读出服务志愿者的心理来。 (二)称呼

在称呼上一定要做到尊重,要考虑到服务对象的国籍、民族、宗教等各种社会文化背景,如外国的运动员不论年龄多大,直呼其名不会引起反感,但志愿者若与中国运动员年龄相差太大时,直呼其名就不太合适了。即使是相处得非常熟悉的人,关系非常好,也不用使用跛子”“瘸子等之类的词,哪怕开玩笑也是不合适的。在称呼的口气、语调上要亲切、亲近。 (三)谈话

和肢体残疾人谈话,除了要特别注意回避与其生理缺陷有关的词语和内容,一般情况下,就不要涉及残疾人的事情,就像和正常人交往一样,谈话内容可以广泛一些,根据谈话对象的爱好,天文、地理、历史、经济、政治、文化、新闻、趣事、国际、国内都可以,使其感到人们并没有把他们另眼看待。如果要谈及残疾人的事时,就多谈些残疾人的事业、奋斗精神,社会的助残活动,个人的助残行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残疾人服务的企事业单位和发展前景等正面的话题。


(四)尊重

如果是肢体残疾人自己能做的事情,一定要让他们自己做。如果因为他们身体不方便就为他们做好一切,反而伤害了他们作为一个人的独立性和意志、能力等。 (五)方式

帮助肢体残疾人时要特别注意方式方法。在帮助他们之前,一定要征得他们的同意后再进行具体的帮助。例如,遇到了肢体残疾人坐在轮椅要上电梯,就应该恭恭敬敬地走到他旁边,说明自己的身份,然后再问您去几楼?我推你进去好吗?如得到他同意了就推他进电梯。是否送到目的地也要实现争取当事人的同时。因为残疾人很好强,他们不喜欢甚至反感别人对他们的怜悯,如果不征得他们的同意,一上去就帮忙,可能会被他拒绝,或者说些不好听的话,反而会使你陷入尴尬局面。 (六)方法

70%~80%的脑瘫伴有不同程度的语言困难。与语言困难者沟通需要掌握一些基本技能与方法。可以利用信息交往增强系统帮助他们将自己的基本需要乃至思想传达给别人。①选择。志愿者呈现一张/本印有图或字或字母的板/手册(交流版或手册),语言困难者可以指点图或字或拼出单词以表示自己意思。即使严重脑瘫患者不能用手指点,也可用牙咬住一根小棍指点或用眼睛注视所需之图。这种交流版对处理较复杂的信息作用有限。②扫认。事先对一系列的需求信息进行安排,语言困难者用预先商定好的信号作答。每次提出一个问题,要喝水吗?或者要到外面去吗?。以点头或握拳表示同意,摇头或伸开手掌表示不同意。对方听不懂问话时,可以用卡片提问。③编码。提供表达意义信号的规则及程序,使信息能最容易地被人理解。这种方法可以用多种信号示意,只要信号接受者也懂得这种编码,就可大大地增强或丰富交往的内容。如聋人用的手语或手势。

四、案例分析

案例:一个坐在轮椅上的脑瘫成年人自行行走在路上,他要到前面的路边报亭去买一份报纸。轮椅行至马路的镶边石时,他调整一下轮椅的位置,面对台阶,正准备上去。这时,一个健全的青年人看见了,便走过来,站在轮椅后面,两手握住轮椅的扶手,一使劲,轮椅上了台阶。刚反应过来的坐在轮椅上的的人,接连发出哦哦如同呻吟一样瑟声音,眼神充满愤怒,一幅很不高兴得样子。这位青年人纳闷了,原以为做了一件好事,轮椅上坐着的人一定会感谢他。谁知事与愿违。您能帮助这位青年人解惑吗?分析:推轮椅的技巧问题见有关专题,这里不做讨论。这里涉及到帮助肢体残疾人时要特别注意的方式方法。在帮助他们之前,一定要征得他们的同意后再进行具体的帮助。语言困难者用商定好的信号作答,如以点头表示同意,摇头表示不同意。因为残疾人很好强,他们不喜欢甚至反感别人对他们的怜悯,如果不征得他们的同意,一上去就帮忙,可能将其激怒,反而会使人陷入尴尬局面。肢体残疾人自己能做的事情,一定要让他们自己做。如果因为他们身体不方便就为他们做好一切,反而伤害了他们作为一个人的独立性和意志、能力。

五、结语

残疾不等于残废。缺陷,是一种不足,但也可以成为一种成功的理由。身残志坚终于成为生活强者的例子,无论在国外还是在国内都不胜枚举。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的美国总统罗斯福是个小儿麻痹后遗症致残者,每天坐着轮椅上班,但成了美国有史以来唯一的连任四届的总统。前苏联作家尼奥斯特洛夫斯基在全身瘫痪、双目失明的恶劣条件下,以顽强的毅力,克服了无法想像的困难,用三年的时间终于创作出版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部震撼世界的巨著。我国下肢瘫痪的著名科普作家高士其自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以来写了大量科学文艺和科普作品,深受广大读者特别是青少年的欢迎。张海迪在五岁时因脊髓疾病致高位截瘫,在残酷的命运挑战面前,她对人生充满了信心,以顽强的毅力与疾病做斗争。虽然她没有机会走进校门,却发愤学习,修完了小学、中学全部课程,自学了大学英语、日语、德语和世界语,并攻读了大学和硕士研究生的课程。她以自己的言行,回答了亿万青年非常关心的人生观、价值观问题。还有成千名在各项世界残疾人运动会中为国争光的残疾运动员,他们都是生活中的强者。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a7ada8767cd184254a353536.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