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渊冲“形美”原则下《将进酒》英译本对比分析

2023-01-12 18:14:1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许渊冲“形美”原则下《将进酒》英译本对比分析》,欢迎阅读!
译本,对比,原则,分析,许渊冲

许渊冲“形美”原则下《将进酒》英译本对比分析

【摘要】:《将进酒》是李白沿用汉乐府所做,属于古体诗,对字数、句数等方面没有太多要求,全诗以七言为主,中间间有三言和十言。本文从许渊冲的“形美”原则出发,深入探讨对比了孙大雨译本和龚景浩译文在句式方面的差别。 【关键词】:“形美” 《将进酒》 翻译 对比分析 “三美” 一、引言

笔者在许渊冲先生“三美”原则的指导下对《将进酒》的两个译本进行对比研究。由于已分别从“意美”和“形美”两个原则对孙大雨和龚景浩的译本进行分析,现在“形美”原则的指导下对孙译和龚译进行对比分析。 二、许渊冲“三美”原则中的“形美”

许先生认为译诗除了传达原诗内容之外,还要尽可能传达原诗的形式和音韵(许渊冲,1979)。虽然“形美”的重要性次于“意美”和“音美”,但是,如果在实现“音

美”“形美”的基础上,还能再实现“形美”,那这就可以称得上是完美的译本了。但是,由于中英文之间语言、语音、行文方式等方面存在差异,将中国诗歌翻译成对等形式的英文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如果做不到,那么至少也要做到大體上相似,这也就是许先生2006)所说在翻译诗歌时是很难做到与原诗的形式完全一致,只能大体相近,如能译得对仗工整,那自然是再好不过了。

三、“形美”原则下《将进酒》英译本对比分析

就《将进酒》来看,诗的形美主要体现在诗句的长短、数量及对应上。在翻译时这就涉及到译本与原诗在结构上对应的问题。 3.1整体排列

《将进酒》全文12行,12句。两个译文在诗行的数量上有着明显的差别。孙译文一25行,除将“五花马”一句译作三行外,其他都是原文一行译文两行。龚译文一共30行,比孙译多出5行,稍有冗长之感。就诗行的数量与排列来说龚译文因为每行长短不一,太过错落,与原诗相差较大,没有在形式方面还原原文。就整体形式而言,孙译更忠实于原文的形式特点。 3.2句型选择

除了诗歌整体排列外,形美还体现在句型的选择上。 1:《将进酒》

Drink Your Fill !(龚景浩,200676


Carouse Please(孙大雨,2007131

从《将进酒》题目的翻译来看,二者的译文不相上下。从句法角度讲,“将进酒”是一个祈使句,意思是“请喝酒”或“请干杯”。孙译与都是祈使句,语气强烈,彰显了李白豪迈的个性和狂放的风格。 3.3首句排比

《将进酒》的开头是两个“君不见”长句,结构对仗,是个排比句。从这点来看两者都注意重复“君不见”。龚译和孙译分别如下: Can't you see

The water in the Yellow River flows from the sky Can't you see

In grand houses the worry is about hair color change--- In the morning it was silken black; (龚景浩,200676 Seest thou not

The waters of the Luteous Riverrush down from the sky Seest thou not

White locks are wailed at before bright mirrors/ in halls high (孙大雨,2007131

孙译“Seest thou not”后接两个长句,与原文的长短数量相一致,忠实地再现了原文的文体特点。而龚译第一个“Can't you see”后接一个长句,第二个后接的却是一个长句一个短句。从诗句长短这点来看,孙译在数量与手法的运用更接近于原诗。 3.4工整对仗 2:烹羊宰牛

Boiling beef and preparing lamb (龚景浩,200676 Let mutton and beef be broiled(孙大雨,2007131

原文中“烹羊”与“宰牛”两个结构完全相同,龚译将其处理为语法结构相同的句式,注意到了原文的结构对仗,照应了原文,而孙译则没有照顾到了两者的对应。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a8103da7a3116c175f0e7cd184254b35eefd1aa5.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