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诗《大雨》原文注释及翻译

2022-07-28 07:17:1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杜甫诗《大雨》原文注释及翻译》,欢迎阅读!
杜甫,注释,大雨,原文,翻译

杜甫诗《大雨》原文注释及翻译

杜甫诗《大雨》原文注释及翻译 作品介绍

《大雨》的作者是杜甫,被选入《全唐诗》的第219卷第23首。 原文 大雨

作者:唐·杜甫

西蜀冬不雪,春农尚嗷嗷。 上天回哀眷,朱夏云郁陶。 执热乃沸鼎,纤絺成缊袍。 风雷飒万里,霈泽施蓬蒿。 敢辞茅苇漏,已喜黍豆高。 三日无行人,二江声怒号。 流恶邑里清,矧兹远江皋。 荒庭步鹳鹤,隐几望波涛。 沉疴聚药饵,顿忘所进劳。 则知润物功,可以贷不毛。 阴色静陇亩,劝耕自官曹。 四邻耒耜出,何必吾家操。 注释

1、这首诗是宝应元年(762)在成都作。 2、西蜀:即今四川省,因在京师之西,故称。 3、傲傲:众声嘈杂。 4、哀眷:怜悯。

5、朱夏:盛夏。朱,全诗校:“一作清。”郁陶:形容阴云积聚。 6、沸鼎:指盛满开水的鼎。犹言汤锅。

7、纤絺:轻薄的葛布衣服,夏装。缊袍:夹衬的袍子,冬装。 8、需泽:好雨。

9、二江:即今成都市的内江和外江。参见《嘉庆一统志》四川成都府。二,全诗校:“一作大。” 10、流恶:指垢秽被急流荡涤而去。邑里:街里。清:清爽,清洁。 11、矧:何况。 12、隐几:倚着几案。 13、沉病:重病。药饵:药物。 14、言雨凉神爽,可不烦进药。 15、润物:滋润万物。

16、贷:施。不毛:草木不生之地。 17、陇亩:田地。

18、劝耕:勉励农耕。官曹:官府。

19、耒耜:翻土用的农具,亦用作农具的统称。耒耜出:全诗校:“一作出耒耜。” 20、操:操持。


作者介绍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汉族,巩县(今河南巩义)人。杜甫曾祖父(杜审言父亲)起由襄阳(今属湖北)迁居巩县(今河南巩义)。盛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他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世尊称为“诗圣”,他的诗也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更多古诗欣赏文章敬请关注“可可诗词频道”的杜甫的诗全集栏目。()

杜甫的诗被称为“诗史”,是因为在杜甫所作的诗多诗风沉郁顿挫,忧国忧民。杜甫的诗词以古体、律诗见长,风格多样,以“沉郁顿挫”四字准确概括出他自己的作品风格,而以沉郁为主。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笔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他的诗反映当时社会矛盾和人民疾苦,他的诗记录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巨变,表达了崇高的儒家仁爱精神和强烈的.忧患意识,因而被誉为“诗史”。杜甫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杜甫一生写诗一千五百多首,其中很多是传颂千古的名篇,比如“三吏”和“三别”,并有《杜工部集》传世;其中“三吏”为《石壕吏》《新安吏》和《潼关吏》,“三别”为《新婚别》《无家别》和《垂老别》。杜甫流传下来的诗篇是唐诗里最多最广泛的,是唐代最杰出的诗人之一,对后世影响深远。杜甫作品被称为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

杜甫善于运用古典诗歌的许多体制,并加以创造性地发展。他是新乐府诗体的开路人。他的乐府诗,促成了中唐时期新乐府运动的发展。他的五七古长篇,亦诗亦史,展开铺叙,而又着力于全篇的回旋往复,标志着我国诗歌艺术的高度成就。杜甫在五七律上也表现出显著的创造性,积累了关于声律、对仗、炼字炼句等完整的艺术经验,使这一体裁达到完全成熟的阶段。有《杜工部集》传世。其中著作有《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春望》、《绝句》、《望岳》等等。 繁体对照

《全唐詩》卷219_23大雨杜甫 西蜀冬不雪,春農尚嗷嗷。 上天回哀眷,朱夏雲郁陶。 執熱乃沸鼎,纖絺成缊袍。 風雷飒萬裏,霈澤施蓬蒿。 敢辭茅葦漏,已喜黍豆高。 三日無行人,二江聲怒號。 流惡邑裏清,矧茲遠江臯。 荒庭步鹳鶴,隱幾望波濤。 沈疴聚藥餌,頓忘所進勞。 則知潤物功,可以貸不毛。 陰色靜隴畝,勸耕自官曹。 四鄰耒耜出,何必吾家操。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acaa58f282c758f5f61fb7360b4c2e3f572725c6.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