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说芒种,中国人的三种大智慧

2022-05-28 11:53:1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易经》说芒种,中国人的三种大智慧》,欢迎阅读!
易经,芒种,中国人,智慧

《易经》说芒种,中国人的三种大智慧



芒种,又叫忙种,是夏季的第三个节气。

《农历书》中说:斗指巳为芒种,此时可种有芒之谷,过此即失效,故名芒种也。

意思是说:芒种时节,适合种植一些有芒的作物,过了这个时节再种就晚了。

尊重自然,顺时顺势

谚语里讲:芒种芒种,有收有种。 一方面要收麦子,一方面要种稻子谷子。 古人说:春争日,夏争时。

农人忙忙碌碌,争分夺秒,为一年的收成努力。 民谚里常常讲:收麦如救火,龙口把粮夺。 芒种时节,南北方高温多雨。

天气多变,上午还是晴空万里,下午就可能是暴雨倾盆。 此时的麦子已经成熟,过高的温度会使麦穗炸开,造成落粒。 风力太大,会把麦子吹倒,遇到阴雨天,麦子还会发霉发芽。

所以,芒种必须把握好时机,迅速抢收,一不留神,半年的收成就会化为乌有。 收完麦子,就要种谷子。

谚语讲:谷子早种三天好,迟了三天就成草

时间就是产量,如果播种晚了,那么产量就会大打折扣。

所以有经验的农人对节气格外重视,无论发生什么,也不会误了节气。 《易经》里讲:损益盈虚,与时偕行


天地自然有自己的规律,人是自然之子,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 应种则种,当收则收。

和天地万物同声共息,这样才能与自然和谐相处。

付出才有收获

芒种的芒,是麦芒的芒,也是如芒在背的芒。

在收麦时节,因为一刻也不能耽误,所有人顶着毒辣的太阳,抢收麦子。 麦芒易碎扎人,粘得浑身都是。

很多人身上到处是红肿,汗水一浸,更是火辣辣得疼。 但是整个上半年的粮食,就在此时收获,万万不能出差错。 麦子没有收完,再疼也要忍着。

《易经》讲:九四:噬干勉,得金矢,利艰贞,吉。

意思是吃带骨头的干肉,骨头里还有箭头,一切都很艰难,但是最后结果是好的。 中国人的吃苦耐劳世界闻名,当遇到困难的时候,迎难而上,忍下来,熬过去,一定可以逢凶化吉。 种地无巧,手勤肥饱。 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收获。

不怕困难,付出艰辛,人生才能有所收获。

收了要再种,人生不能止步

芒种芒种,一收,一种,收了就种,种了再收。

如芒在背每年都要承受一次,抢收抢种是每年都要上演的戏码。 四季轮转,永无止歇。

收获不是终点,而是一次循环的起点。


人生也是这样。

不能因此一次收获,一次荣誉,就生出骄矜之心,躺在过去的成就上睡大觉。 时间永远向前,只要还活着,就不能止步。

《易经》最后一卦是未济卦,意思是:水火未济,物不可穷。 解释为渡河不成,因为不成,所以有后续。 由未济,再次回到乾卦,达成一个循环。 六十四卦,时刻都在变易之中,没有结束。 只要人还在,就要一次次去种,去收。 人生是一个过程,而不是结局。

不要幻想一劳永逸,不要一直停留在过去。

哪怕步入老年,也可以学学种花,学学跳舞,重新开始一门新的技艺,新的活动。 永远都在路上,这样,才能永葆生命之树常新,生命之花才能永不凋萎。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ad05c9bc7dd5360cba1aa8114431b90d6d858923.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