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的美术课堂作业设计

2022-06-10 09:56:36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核心素养下的美术课堂作业设计》,欢迎阅读!
素养,课堂,作业,核心,美术

核心素养下的美术课堂作业设计

摘要】基础美术教育已经进入到核心素养时代。如何有效帮助学生获得美术学科核心素养,是值得每一位美术教师深思的问题。美术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离不开教师的教育智慧和教学策略,教育智慧和教学策略可以体现和运用在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优化美术课堂作业的设计有可能成为其中最好的源头。学生不是为了作业而作业,是为了记录、留住、描绘、表达和创造美好而作业,是为了形成关键能力与必备品格而作业,是为了提高审美和人文素养而作业。 【关键词】核心素养;教学;美术课堂;作业设计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1910-361-02

随着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国际理解、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审美情趣、身心健康、学会学习、实践创新九大素养的提出,中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入到素养时期;随着图像识读、美术表现、审美判断、创意实践文化理解五个核心素养的推行,基础美术教育也已经进入到核心素养时代。如何有效帮助学生获得美术学科核心素养,真正形成解21世纪社会中各种复杂问题的能力,是值得每一位美术教师深思的问题。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美术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离不开教师的教育智慧和教学策略,教育智慧和教学策略可以体现和运用在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比如:猝不及防的巧妙导入;抽丝剥茧的精彩分析;手到擒来的完美示范;富有驱动力的作业设计;意味深长的课堂展示与评价。笔者认为,只要用心设计,每一个教学环节都会是源头活水,而优化美术课堂作业的设计有可能成为其中最好的源头。因为,从某种意义上讲,课堂作业实现的过程等同于五个核心素养中的美术表现创意实践同时生成的过程。(前者为基础素养,后者为衍生素养。)所以,作业的效果如何也直接或间接反应了学生学科素养获得的绝大部分情况。换言之,与教师而言,作业设计的好坏决定着教学的成败。优化美术课堂作业设计意义非凡!

那么如何优化美术课堂作业的设计呢?我们不妨先看看当前的课堂作业所存在的问题。非临摹即写生,除了画还是画,作业设计程式化?简单化?缺乏新意?都有。那些索然无味,毫无深度的作业要求令美术创造性地学习不复存在。久而久之,学生便进入毫无动力的麻木状态,所求的只是完成作业而已,有追求的同学转而画自己漫画故事去了,那有趣的多了……这些都违背了教育的初衷。笔者认为,如若上述问题得以解决,不失为学科核心素养教育想得以实践的又一突破口。

在日常教学中,我做了一些思考与探索。首先,要从布置作业的观念上改变。学生不是为了作业而作业,是为了记录、留住、描绘、表达和创造美好而作业,是为了形成关键能力与必备品格而作业,是为了提高审美和人文素养而作业。对于暂时缺乏灵感的学生不用强行、急于作业,等美好的感觉来了再作业也不迟。其次,要从作业的内容和方式上做如下优化: 一、改善内部动机优化课堂作业设计

(一)从兴趣出发,为做作业找个自觉的理由。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从兴趣出发,才会其乐无穷,才会自觉无比。学生进行美术作业的过程是对课堂前半段学习的延续,这一延续使得知识与能力进一步升华。核心素养也在此时悄然形成。但从杖藜扶我过桥东我亦独立过桥东,这一学习行为的转变需要强有力的兴趣的支持。只有让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高涨的热情才能够自觉主动的展开深度学习。正是由于深度学习的发生,学习者才能够在学习和思考的过程中一次又一次的感受到自己的智慧力量,体验到创造的乐趣。比如,在执教七年级《关注你、我、他》一课时,教学目标要求学生运用三庭五眼的五官比例关系描绘和表现熟悉的人,我一如既往将作业要求投射在大屏幕上:用铅笔为身边的同学或老师画一幅肖像画,注意角度的选取和五官比例的把控。大部分学生按部就班的打开图画本,一位同学期待地看着我……“怎么了?”“老师我想画xx星可以吗?这是个不乖的学生,于是,我也迟疑了一下也可以。”“太好了!太好了!想到全班同学沸腾起来,还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那是他们的心声啊!后来,批作业时我的


内心也沸腾了,每一幅都是明星,每一幅都是惊喜。原来,当教师的作业设计充分“get”到学生的兴趣点时,学生的艺术的思维会真正被点燃。 (二)从情感出发,为做作业找个美好的理由。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从情感出发,才会有感而发,才会美好无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赋予儿童的脑力劳动以人情味儿能够使其更加刻苦地从事脑力劳动。他曾在《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中提及这样的例子,一个四年级的学生说:我应该好好学习,我妈妈有心脏病。这孩子感到如果他的记分册里出现了坏分数,母亲就会伤心难过。所以,他不断自我暗示,要好好学习,用自己的劳动安慰母亲的心。很明显,情感是一味良药。愿意为自己的亲人带来喜悦是一种高尚的情操。在七年级综合探索课程中有《仕女、簪花》一课,赏析完唐代仕女的服、妆、饰后,大部分教师会让学生运用身边易得材料制作一件小饰品。然而,由于材料和工艺的局限性作品会显得简单、粗陋。这与古代华美精致的饰品有着巨大的落差。为什么不能另辟蹊径呢?我选择带领学生运用珠宝设计专业中手绘的办法完成此次饰品设计,并要求饰品是为自己的母亲私人订制。还要在手绘稿上写上设计理念与祝福话语。这样一来,作业的设计既解决了粗陋的问题,又为作业找到了美好的情感依托。也正因为这份浓浓情,每一幅作业都浸润了淳淳的爱。 二、改善外部动机优化课堂作业设计

(一)从仪式感出发,为作业找个执着的理由。

仪式感可以让每一个普通的日子都变得值得纪念。从仪式感出发,才会庄重肃穆,才会无比执着。古人读书、抄经前要焚香、沐浴、更衣,以表达对典籍对自己的尊重。为什么我们不能赋予每一次作业仪式感,让孩子们对自己的艺术创作更加认真、敬重且热爱呢?在八年级《美丽的书》一课教学中,学生学习了书籍装帧设计诸多办法后,我特意要求他们为自己的作业本量身订做一个富有创意和个性的封面并取名《xxx作品集》,而后参加校园艺术节是举办的书籍装帧设计展。如此,每位学生都变得十分宝贝自己的作业本,封面和内容都得到了全心全意的呵护。甚至一些学生主动要求重画其中的作业,理由是作品集的内容要与高大上的封面设计先匹配。是啊,孩子不愿让内容辜负封面,我们又怎能让作业设计辜负艺术创作呢?

(二)从社会文化与生活出发,为作业找个接地气的理由。

艺术源于生活。”“日子怎们过,就是文化。从社会文化、生活出发,才更加亲民、接地气!尹少淳先生认为,自然是人类生存的第一空间,而文化是第二空间。好的文化空间能够濡化出好的素养。那么,学生的创造性学习又怎能脱离社会文化与生活呢?于是,在作业设计时何不多多关注身边的、传统的、现代的、诸多的文化艺术形式呢?在学习八年级《蓝白之美》一课后,我的学生以广告色代替染剂,以油画棒代替防染浆,以纸代替棉布完成了一民艺之光的手帕图案设计。在学习《泥土的味道——从惠山泥人说起》一课后,学生们又以无锡原有的阿福、阿喜的形象为基础,进行了富有趣味的创新形象设计。设计初稿完成后再与市旅游局专业人士设计作品进行比对,汲取经验后再调整再完善。直到截止收作业的时候还有学生说自己又有了新的想法想要实践……是啊,日日生活在这里,时时浸濡着这里的文化,又怎能不感动,怎能无生发?借助教师精心设计的作业岂不是恰逢其时? (三)从适应性出发,为作业找个皆大欢喜的理由。

圣人之道,粗精虽无二致,但其施教,则必因其材而笃焉。关注个体差异,从学生的适应性出发,有针对性的设计作业才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效提高学习者的参与度,较好的实现作业的完成度。在《变迁中的家园》一课的作业设计中,我做了三个层次的详细要求:1、运用照片写生的方法表现建筑风景的全景,还可以移花接木,使作品尽善尽美。2、运用照片写生的方法表现建筑风景的局部,可以是屋檐,可以是廊柱,表达出细节即可。3、运用临摹的方法表现你眼中和大师笔下的美丽的建筑风景。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自主选择,一节课的作业练习中,每一位学生都学有所得,皆大欢喜!

总之,在核心素养本位的教学中,作为美术教师的我们要多思考,多探索,多运用教育智慧和教学策略引领着学生欣喜的接受作业,愉快的提升素养!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M].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

[2]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教育科学出版社,2015.


[3]尹少淳.《美术学科核心素养的前世今生[J].《中国美术报》社有限公司,2018. [4]唐杰.《核心素养时代美术教师的成长路》[J].《中国美术报》社有限公司,2018.

[5]段鹏.《核心素养时代,课堂美术教学应该是什么样子的?》[J].《中国美术报》社有限公司,2018.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ad96463b73fe910ef12d2af90242a8956aecaae9.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