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学发展

2023-01-28 02:27:1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传播学发展》,欢迎阅读!
传播学,发展

传播学的发展趋势

传播学是一门十分年轻的学科,也是一门很有发展前途的学科。在中国,现在的情形就像恩格斯当年在谈论一门学科的建设时所说的那样:“在这方面,到现在为止只做出了很少的一点成绩,因为只有很少的人认真地这样做过。在这方面,我们需要很大的帮助,这个领域无限宽阔,谁肯认真地工作,谁就能做出许多成绩,就能超群出众。”①[1]对此,我们应该充满信心。虽然中国的传播学研究起步较晚,目前仍处于摸索、探路的阶段,但我们相信今后的十年,二十年„„在这个新兴的学术领域中,一定会充满更积极、更活跃、更大胆的探索和研究,一定会有不少人能作出更加突出的贡献。在这方面,传播学的发展趋势也向我们预示了它的光辉前景。 1科学化趋势

作为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传播学是从宣传学、政治学、社会学、心理学、新闻学等学科的交叉边缘地带“跑马圈地”形成的一块领地,也是传播学者用信息论、系统论、控制论的锄头在荒无人烟的沼泽地辛勤开垦出来的一块种植园。它的产生、形成乃至不断发展,既是工业革命、信息革命、技术进步的声声召唤,也是多姿多彩的人类传播活动的强烈要求;既是人类对自身传播行为的认识逐步深化的必然产物,是传播学摆脱对其他相关学科的依赖走自创自建之路的必然抉择。既然传播学适应了社会需要和人类需求,那它也必然会吸引越来越多的人加入研究者的行列,促使大家一起来丰富、完善、发展它的科学体系,使其取得与一些传统学科相等的地位。

但是,要真正确立其“相等的地位”,就要大力加强传播学的科学化建设。传播学研究的种种迹象表明,其科学化的趋势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积极探索传播规律的态势。“科学就是整理事实,以便从中得出普遍的规律或结论”(达尔文,1888)。传播学同新闻学一样,“具有连植物也具有的那种为我们承认的东西,即承认它具有自己的内在的规律,这种规律不能而且不应该由于专横暴戾而丧失掉”[2]。规律所在,科学所托。传播学若没有自己的明确的对象和范围,并从它的貌似紊乱的无序的偶然的现象中探寻出研究井然有序的必然规律,那么它是不能作为一门学科而存在的。所以,积极探索传播规律应是传播学者首先要解决的问题之一。二是积极构建理论体系的态势。科学是有系统的能够表征的知识本体,亦即是体系化了的知识。同样,传播学也不是零星、杂乱知识的拼凑和剪贴,而是由一系列传播学的基本概念、范畴、判断、原理构成的具有严密逻辑性的知识体系。三是积极推进传播教育的态势。在传播不假外求、茁壮成长、日趋成熟的同时,大学的传播学专业正成为热门专业,其中以大众传播、组织传播、网络传播最受欢迎。这也极大地推动了传播学的学科建设。总之,走向开放,走向多元,走向社会,走向普及,应是传播学研究走向繁荣和科学的基础。 2、融合化趋势

早在一百多年前,马克思就曾预言:“自然科学将来会统括人的科学,正如人的科学也会统摄自然科学,二者将来会成为一种科学”[3]。现在,人们已经看到:“在当代世界范围内,科学研究正呈现出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的趋势。一方面,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冲破了传统的学科界限,以前所未有的生机和活力交叉渗透、分化组合、携手联姻,繁衍成一系列新兴的边缘学科;另一方面,原有的各自独立的母体学科、主干学科除了以积极的姿态接纳、吸收、消化新的知识之外,其经典界限也正在日益淡化、模糊,朝着整体化、综合化、交叉化的方向发展,进而又孕育出自有个性的子学科或分支学科。”[4]传播学正是各门传统学科和新兴学科的知识整化、融合的产物和结晶。对于传播学研究的融合化趋势,传播学大师施拉姆(W·Schramm)于1982年在北京讲学期间就作过大胆的预测:在未来的一百年中,分门别类的社会科学都会成为综合之后的一门科学。在这门科学里面,传播学的研究会被各门学科的学者格外重视,会一跃成为所有这些科学里面的基础。在这种情势下,传播学研究将继续发挥自己融汇、综合的优势。它不仅要综合运


用各种研究方法(哲学方法、三论方法、调查法、实验法、个案法等),不局限于一两种方法,而且要综合运用多种先进的技术手段(如思维记录器、眼动摄像机、皮电反应记录器等),以不断增强传播学研究的客观性和科学;不仅要积极吸收政治学、社会学、心理学、社会心理学、人类学、新闻学、哲学等传统学科的长处和优点,而且要积极吸取信息学、符号学、阐释学、接受学、文化学和文本理论、会话分析等在内的各门学科的相关成果,以不断开拓、创造学科发展的新局面。融合化趋势,既反映了传播学者要对传播学研究中已有的知识和成果予以进一步系统地科学地融化、整合的态势,又表明了传播学研究对其他学科知识的强烈渗透和合理移植所采取的一种宽容、开放的姿态。 3、鲜活化趋势

人们对传播学知识的最初的那种新鲜感和兴奋感已经消失,对传播学学科刚引进时的那种信息冲击力和术语震撼力已反应迟钝。这就告诉人们,未来的传播学研究要想赢得读者,就必须采用新颖的分析模式,注意鲜活的信息资料,重视活生生的实践活动。换句话说,就是运用崭新的研究模式和“言说”方式,对动态的传播现象进行观照和审视,对意外的传播事件进行阐释和考察,对发生的传播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总之,传播学研究不能死抱着那些发黄的陈旧的资料不放,流于观点的引用和资料的堆砌,而应以新的分析和“言说”的方法来关注和阐释生生不息、丰富多彩的传播活动。现实的传播活动,既是传播理论的发源地,也是研究方法的试验场。离开了一定的活生生的传播活动,传播理论就会枯萎,新式的研究方法就会无用武之地,就会失去存在的前提和基础。所以,鲜活化的研究态势,也符合传播学研究的客观性要求。因为,传播学研究的对象是客观存在的,研究也必须从客观实际出发,积极了解最新传播动态,接受最新讯息资料,而后以独特的分析方式从中找出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 4、操作化趋势

传播理论是对传播实践及经验的鸟瞰与升华,是一种源于实践又高于实践的概括与总结。因而,它可以反过来指导实践活动,使某项传播在它的指导下直奔某个预定的目标。没有正确的理论,就没有正确的行动。传播活动如果拒绝传播理论的良善忠告、合理建议和病症诊断,就会迷失方向、引起混乱,甚至会造成无可挽回的损失。

未来的传播学研究将从两个方面提出具有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的传播建议或观点:一是依据传播规律提出传播对策。传播规律具有客观性、必然性和普遍性的特点。它贯穿于传播活动的始终,制约和影响着传播活动的成败。传播者要求人们按照传播规律、联系具体实际,合理、科学地运用传播媒介、符号、谋略和技巧,使传播活动符合规律。二是通过分析传播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在传播活动中,传播者尤其是大众传播者肯定会遇到这样那样的传播问题,受传者也会碰到各种各样的接受问题,今日受众实际上处于媒介的包围之中而无法突围,而传播学研究正是始于问题的提出、终于问题的解决。传播问题,有已经过去的,有现在遇到的,还有可能出现的,研究它,可以使我们从中得到传播的经验和教训,可以使我们从中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措施,可以使我们在矛盾中前进,增强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勇气。来自传播领域内的咨询要求会不断增多,需要分析和解决的传播问题也会层出不穷,这既表明传播学研究能够适应社会日益增长的需求,也反映了传播学具有解决传播问题的能力和本领。 5、分支化趋势

现代科学的发展趋势是既高度综合又高度分化。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许多传统学科分支丛生,新兴学科灿如九天繁星。传播学与经济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学科一样,是个“富矿”,可供若干代人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以不同的主题和取向进行探索、挖掘、开采,并且难以穷尽。也许有人会说:“传播学的分支研究会肢解基础研究”。这种担心是多余的。传播学的基础研究和分支研究犹如心脏与血管、树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b15d73204b35eefdc8d33397.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