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读曾国藩的《日课四条》

2022-08-15 11:10:1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品读曾国藩的《日课四条》》,欢迎阅读!
品读,曾国藩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品读曾国藩的《日课四条》

作者:崔坤家

来源:《中国科技博览》2013年第25

[ ]曾国藩在《日课四条》中主张,为人处事要做到慎独、主敬、求仁、习劳,才能分别收到心安、身强、人悦、神钦之效,进而收获修己治家的振兴之象、骈集之祥。这些观点逻辑严谨,自成体系,要言不繁,阐发大义,是其一生成熟处世经验与智慧的总结,不仅对其本族后人产生了令人瞩目的优良影响,而且对当今为官者、为民者也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日课四条 处世经验 借鉴意义

中图分类号:U471.15 文献标识码:U 文章编号:1009―914X201325―0595―01 晚清重臣曾国藩(1811-1872)的家教理论对世人影响深刻,他于同治十年(1871)十一月于金陵节署中所作日记是一篇教诲后人如何做人与做事的经典文章,言简意赅,逻辑严密,对当今为官者、为民者足可借鉴。 一、要言不繁 阐发大义

通篇约1500字的《日课四条》文风简约,阐述了曾氏关于修身养性、为人处世方面的根本观点。

首条慎独论述自修之道。曾氏指出,自我修养的难处在于养心,这是决定、支配个体行为的思想基础。养心则要从不自欺做起,自欺即:心既知有善有恶,但却做不到去努力地为善去恶。他引用大学、中庸、曾子及孟子的言论说明养心的途径,并得出结论:人慎独,不内愧,心就安泰,快足宽平慎独人生第一自强之道第一寻药之守身之先务

第二条说主敬。曾氏强调,孔子、春秋士大夫及程朱皆重;他论述敬之工夫之气象敬之效验,不仅结合了程颐的观点,说明敬则无美不备;对于的功效,他更是从一生中的坛庙祭献战阵危急验证出悚神振气固人肌肤之会筋骸之束,即知敬足以使人身体强健。这种身强之间的因果关系,确是经曾氏本人长期亲身体会而得以验证的。

第三条论求仁。曾国藩推崇儒家学说,讲求经世致用,是晚清儒家之集大成者,其理学造诣发端于程朱之学,朱熹学说认为,理为万物本原,人是理与气合的产物;后来,他接受北哲学家张载《正蒙》所阐明的气本体论,认为天地万物由气(可理解为物质实体,即张载所谓太虚之中的阴阳二气)生成,所以曾氏在本条论述中提出,凡人之生,皆得天地之理以成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b1835ce3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80f720d.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