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运用财务杠杆

2022-04-27 00:40:1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如何运用财务杠杆》,欢迎阅读!
杠杆,运用,财务,如何

一、财务杠杆的理论

1、财务杠杆的概念及内容

财务杠杆是“杠杆”原理在财务活动中的引申,财务杠杆的核心是杠杆。目前,对财务杠杆概念的描述大体有以下几种: 1.1定义为“企业在制定资本结构决策时对债务筹资的利用”, 也称为“融资杠杆”、“资本杠杆”或者“负债经营”。 1.2指“在筹资中适当举债,调整资本结构以给企业带来额外收益。如果负债经营使企业每股利润上升,则为正财务杠杆, 反之则为负财务杠杆”。

1.3、描述为“由于负债经营而存在的固定利息费用造成普通股每股收益的变动率大于息税前利润的变动率的现象。” 1.4仅从以上概念描述中很难直观地看出杠杆的意义,无法确定财务杠杆与负债之间的准确关系,给财务杠杆的理解和应用带来一定困难。因此有必要从核心概念—杠杆出发,进一步明确财务杠杆的“效果”和“关键”两个本质内容,在此基础上实现财务杠杆字面意义与本质内容的结合。“杠杆”的第一个核心内容即“效果”,指杠杆的放大作用。财务杠杆的效果体现于两个方面:一是直接效果, 即通过负债,以较小的自有资金获得更多的可用资本,直接使资本可用范围放大;二是间接效果,即获得更多的额外收益。

“杠杆”的第二个核心内容即“关键”,指杠杆的支点,在财务杠杆中表现为固定的利息费用。在全部资金的组成中,不管资金数量如何变化,只要借款额及利率不变,利息费用就是一个确定的值。这一固定值的存在直接导致了放大效应的产生,同时随着借款额及借款利率的变化,放大效应的程度会有所不同。按照以上思路就不难从字面上理解财务杠杆的含义,也抓住了本质意义,在效果和关键统一的基础上,财务杠杆可以进一步被全面理解和广泛应用。 2、财务杠杆的作用

在管理好的企业资本结构中,总要保持一定数额且比例合理的负债资金。企业使用负债资金是要还本付息的,在资本总不变的前提下,不论当期利润实现的多少,从利润中支付的负债成本(利率)是固定的。所以,当利润增大或减少时,每一元钱的利润新负担的负债成本就会相对地减少或增大,从而给投资者带来额外的收益或损失。这种利用负债资金来调节权益资金收益的手段,称为财务杠杆。每当企业为提高权益资金收益而开支的负债成本使息税前利润的某个变化能引起权益资金收益率更大幅度的变化时,就是在使用财务杠杆。由于这种变化并不是扩大企业生产经营、增加投资规模等因素所致,而是由于资本结构改变引起的,因而称之为财务杠杆作用即合理使用财务杠杆给投资者带来的额外收益。由于财务杠杆会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作用也带有不确定性。它的作用主要表现在正反两个方面。

财务杠杆的正面作用是为企业权益资金带来额外收益,其条件是全部资金的息税前利润率必须高于同期负债成本。此时,负债比率越高,财务杠杆利益就越大;相反,负债比率越低,财务杠杆利益就越小。财务杠杆的反面作用是给企业权益资金造成额外的损失。其条件是,全部资金的息税前利润率必须低于同期负债成本,此时,负债比率越高,财务杠杆损失就越大;相反,负债比率越低,财务杠杆损失就越小。财务杠杆的反面作用也可以通过计算企业权益资金净利润加以说明。当息税前全部资金利润率小于负债资金利息率之时,负债比例越小,权益资金利润率越高,反之则反。 3、财务杠杆的原理及意义

我们知道不论企业的营业利润是多少, 债务的利息和优先股的股利是不变的。企业所有者的投资报酬是在缴纳所得税之后支付的, 而负债利息却可以作为财务费用在税前扣除, 可以产生节税作用, 使所有者财富有所增加, 因此, 每股收益增长速度要大于息税前利润增长速度。当息税前盈余增大时, 每一元盈余所负担的固定财务费用就会相对减少,这能给通股东带来更多的每股盈余; 反之, 当息税前盈余减少时, 每一元盈余所负担的固定财务用就会相对增加, 这就会大幅度减少普通股的每股盈余。这种由于固定财务费用的存在, 使普通股每股盈余的变动幅度大于息税前盈余的变动幅度的现象, 这就是财务杠杆原理和意义的存在。.............




论文资料:中小企业关于财务杠杆运用的问题研究

zhunei 3 被浏览39 2013.03.19

要中小企业的,,不要弄到什么大企业上市公司和大集团。最好有写具体案例,不要纯理论,,谢谢大家



mahuier

采纳率:59% 3 2013.03.19

检举

中小企业筹资决策中财务杠杆与财务风险的关系摘 融资困难一直是困扰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与大型企业相比较,中小企业负债比率较高,财务风险较大,因此,在中小企业筹资决策中如何处理好财务杠杆与财务风险的关系,合理有效地利用负债资金,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课题。分别从企业资本结构、企业债务利率变动及企业的获利能力三个方面,对我国中小企业在筹资决策中应如何处理财务杠杆与财务风险的关系进行了一个简要分析。 关键词 中小企业 筹资决策 财务杠杆 财务风险 财务风险也称为筹资风险是指企业全部资本中因债务资本的变动而导致的风险。一般来说,导致企业财务风险的主要因素有:企业资本结构、债务利率变动及企业的获利能力。财务杠杆是指由于债务的存在而导致权益资本净利率(或每股利润)的变动率大于息税前利润变动率的现象。财务杠杆与财务风险之间存着一定的内在关系。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因受其规模、效益和资信所限,融资困难,资金严重短缺,资本有机构成较低,因此,中小企业的决策者在进行筹资决策时,更应权衡财务杠杆与财务风险之间的关系,充分发挥财务杠杆效应,最大限度地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 1 财务杠杆与企业资本结构之间的关系 在资本结构一定的条件下,债务利息(包括优先股股息)都是固定的,所以当息税前利润增加时,每一元息税前利润负担的债务利息就会相对下降,从而给投资者带来额外收益,即产生了财务杠杆利益;但当企业改变资本结构、增加债务资本时,债务利息也会相应增加,如果一旦企业的息税前利润下降,每一元息税前利润负担的债务利息就会增加,从而给投资者带来额外损失;当息税前利润不足以补偿债务利息的支出时,企业就会发生亏损,如果扭亏无望无力偿还到期债务,就会导致企业破产,这就是财务杠杆给企业带来的负效应。 下面以股份公司为例说明财务杠杆原理的作用,该原理同样适用于非股份公司。 案例1:假设某企业准备筹集资金20亿元,现有ABC三种筹资方案(见表1 1的计算过程,我们可以看出ABC三个筹资方案的资本总额、息税前利润、息税前利润增长率均相等,不同的只是资本结构。其中,A方案无负债,全部都是普通股,而C方案的资本构成中普通股和债务各占一半。在企业息税前利润均增长20%的情况下,A方案下的每股利润增长20%C方案却增长了33.33%A方案每股利润多增长13.33%这就是由于C筹资方案中企业每年固定地要支出8 000万元的债务利息,造成由于财务杠杆作用而给企业带来的额外收益,即财务杠杆利益。当然,如果企业的息税前利润下降,C方案下的每股利润的下降幅度要大于A方案的每股利润的下降幅度,由此会给企业带来财务风险。另外,我们还可看出,在资本总额、息税前利润、息税前利润增长率均相等的情况下,同样有负债,但负债比率越高,企业预期每股收益会相应较高,如C方案的负债比率高于B方案,其预期每股利润要比B方案增长8.43%;当然,当企业效益不佳、息税前利润呈下降趋势时,C方案要比B案承担更大的财务风险。 可见,企业资本结构的变化是导致财务风险产生的根本原因,若筹资中没有债务资本,就不会存在财务杠杆作用,也就不存在财务风险,当然也不可能产生财务杠杆利益。因此中小企业在设计筹资方案时


更要精心确定适合本企业发展的合理的资本结构,尽可能地规避财务风险、获取财务杠杆利益。 2 财务杠杆与企业获利能力之间的关系 从以上分析可知,只要在企业的筹资方式中存在有固定的财务费用支出,就会存在财务杠杆效应,而且不同的筹资方式中的财务杠杆的作用程度也是不完全一致的,为此,需要对财务杠杆进行计量,对财务杠杆进行计量最常用的指标是财务杠杆系数,亦称财务杠杆程度。对于我国大多数中小企业来说,其外源融资方式主要是向银行借款,因此可按以下简化公式计算财务杠杆系数: DFL=EBIT/EBIT-I 式中:DFL表示财务杠杆系数,EBIT表示基期息税前利润,I表示债务利息。 根据案例1的资料,我们可计算出息税前利润增长在ABC三种筹资方案下的财务杠杆系数分别为11.251.67,其说明的是,当企业的息税前利润增长一倍时,采纳A案筹资每股利润也增长一倍;若采纳B方案筹资每股利润会增长1.25倍;若采纳C方案筹资每股利润则会增长1.67倍。但是当企业的息税前利润下降一倍时,采纳C方案筹资每股利润则会下降1.67倍,是三种方案中每股利润下降幅度最大的,即C方案的财务风险最大。 在此有必要说明的是,上述财务杠杆系数是按照基期息税前利润计算的,当息税前利润变动后,则应在其变动的基础上重新计算财务杠杆系数。如C方案中,当债务利息不变,息税前利润增加到2.4亿元时,其财务杠杆系数则由1.67下降到1.5这说明,在债务利息不变的条件下,息税前利润越大(即获利能力越大),财务杠杆系数就越小,财务风险也越小;相反息税前利润越小(即获利能力越小),财务杠杆系数就越大,财务风险也越大。也就是说,企业获利能力与财务风险呈现反方向变动,即获利能力增强,财务风险下降,相反,获利能力下降,财务风险加大。 因此,中小企业在设计筹资方案希望获得财务杠杆收益时,应当在企业息税前利润较多且增长幅度较大时,则可考虑适度负债,充分发挥财务杠杆的作用,既可增加每股利润,提高企业的收益水平,同时又能有效地规避财务风险;反之,则应谨慎利用负债资金。 3 财务杠杆与企业债务利率变动之间的关 案例2:某公司准备筹资20亿元,现有XY两种方案:X方案发行普通股1亿股,每股面值10元,同时债务筹资10亿元,利率6%Y方案发行普通股1亿股,每股面值10元,同时债务筹资10亿元,利率12%。假设各种方案下的经济状况及其概率和每种经济状况下的息税前利润、每股利润计算结果见表2 根据上表资料可计算出每种方案下的期望每股利润、每股利润的标准离差标准离差率和经济状况中等时的财务杠杆系数分别见表3 根据以上的计算结果,我们可以观察到两方案同样筹资20亿元,且都是通过负债的方式筹资10亿元,负债资金与自有资金的比率皆为11负债比率都为50%所不同的是X方案负债资金的利率为6%Y方案负债资金的利率为12%通过计算发现此时Y方案的期望每股利润下降到0.51元,X方案的同一指标值少了0.43元;标准离差率却上升到1.08,比X方案的同一指标值大了0.54;财务杠杆系数上升到2.5,比X方案的财务杠杆系数大了1.07。这说明Y方案X方案相比,虽然资本总额和负债金额都相等,都利用了财务杠杆作用,但利息率却高于X方案的利息率,此时的财务杠杆作用就只能加大企业的财务风险,而不能取得财务杠杆利益。 中小企业经营规模普遍较小,抗风险能力较弱,因此在利用负债资金时,除了要考虑到资本结构、企业的获利能力之外,还应考虑债务利率与财务杠杆效应之间的关系,选择合适的债务利率,一方面有效地规避财务风险,另一方面也能获得最佳财务杠杆利益,提高企业资金使用效益。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b3d8f8790b4c2e3f56276313.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