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语文古诗文《枫桥夜泊》原文+注释+翻译+赏析+试题

2023-03-30 07:07:2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部编版小学语文古诗文《枫桥夜泊》原文+注释+翻译+赏析+试题》,欢迎阅读!
枫桥,古诗文,夜泊,赏析,注释

枫桥夜泊 体裁:诗

题文: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作者: 名字:张继 年代:唐代

描述:张继(约715~779)字懿孙,汉族,襄州人(今湖北襄阳人)。唐代诗人,他的生平不甚可知。据诸家记录,仅知他是天宝十二年(公元七五三年)的进士。大历中,以检校祠部员外郎为洪州(今江西南昌市)盐铁判官。他的诗爽朗激越,不事雕琢,比兴幽深,事理双切,对后世颇有影响。但可惜流传下来的不到50首。他的最著名的诗是《枫桥夜泊》。 翻译: 原文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译文:

月亮已落下乌鸦啼叫寒气满天,江边枫树与船上渔火,难抵我独自傍愁而眠。 原文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译文:

姑苏城外那寒山古寺,半夜里敲响的钟声传到了我乘坐的客船。 赏析一:创作背景

天宝十四年一月爆发了安史之乱。因为当时江南政局比较安定,所以不少文士纷纷逃到今江苏、浙江一带避乱,其中也包括张继。一个秋天的夜晚,诗人泊舟苏州城外的枫桥。江南水乡秋夜幽美的景色,吸引着这位怀着旅愁的客子,使写下了这首意境清远的小诗。 赏析二:思想内容


唐朝安史之乱后,张继途经寒山寺时写下这首羁旅诗。此诗细致地地描述了一个客船夜泊者对江南深秋夜景的观察和感受,勾画了月落乌啼、霜天寒夜、江枫渔火、孤舟客子等景象,景、情、声、色于一体。此外,羁旅之思,家国之忧,以及漂泊无依的无奈充分地表现出来,是写愁的经典代表作之一。 赏析三:艺术特色

全诗以一“愁”字统起。前二句:落月、啼乌、满天霜、江枫、渔火、不眠人,意韵浓郁的审美情境不言而喻。后两句:城、寺、船、钟声,空灵旷远的意境呼之欲出。江畔秋夜渔火和静夜钟声,一静一动、一明一暗、江边岸上,景物的搭配与人物的心情达到了高度的一致。

霜,是这幅秋江月夜图的组成部分。飞霜给人一种高洁的美感,但是和“乌啼”“愁眠”联系起来理解:诗人听到乌啼已感意乱,那飞霜更令他心寒吗。

这首诗还采用倒叙的写法,先写拂晓时景物,然后追忆昨夜的景色及夜半钟声,全诗有声有色,有情有景,情景交融。 赏析四:语言赏析

全诗句句形象鲜明,可感可画,句与句之间逻辑关系又非常清晰合理,内容晓畅易解。 “愁”字领起全诗。“月落乌啼霜满天”透示着凄清悲凉,“江枫渔火”却给了诗人一点光明与温暖吗。然而,“对愁眠”却把旅途的孤独、寂寞强化,牵起诗人的满怀愁绪,更遇上残月、乌鸦,满目寒霜洒遍江天,迷茫、凄清、寂寥,奠定了全诗“愁”的基调。

“江枫渔火对愁眠”。经霜后鲜红似火的枫叶与渔船上的灯火,呈现出一种朦胧美。然而,作者着力渲染秋江月夜的美景时,却写出一个“愁”字来。这是为什么?回顾前文“月落”、“乌啼”、“霜满天”,诗人无心欣赏夜景、孤独难眠正是他的心中之愁。 考点: 一、必背名句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解释: 关键词:枫桥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b52f0ebe866a561252d380eb6294dd88d0d23d31.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