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语文教学问题001.统编一年级教材,为什么先识字后学拼音docx

2023-02-21 12:09:2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统编语文教学问题001.统编一年级教材,为什么先识字后学拼音docx》,欢迎阅读!
统编,后学,识字,语文教学,拼音

统编语文教学问题001小学语文教科书有一个新变化,先识字后学拼音,而传统的语文教科书在内容的安排上都是先学拼音再学汉字,部编一年级上册教科书为什么要做这样的改变?

1958211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全体会议批准颁布《汉语拼音方案》。人教社小语室1955年编写的《初级小学课本语文第一册》,到1959年第五版时,依据新颁布的汉语拼音方案,用“拼音字母”替代了原来的“注音符号”。此后人教社编写的各套小学语文课本,在入学教育后都系统地安排了汉语拼音学习。

拼音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识字的拐棍、帮助学习普通话和帮助阅读。过去小学生识字量少,学会拼音后,可以借助拼音读文章。但这也容易造成另外一个问题,比如,学生容易偷懒,很多字即使会认了,也不愿意巩固记忆,而是借助拼音读字音。

现在的语言环境发生很大的改变,生活中到处都是识字资源,儿童在入学前已经有了一定的识字量,对汉字并不陌生。学生还没有上学前,他已经在学语文和用语文,他的身边就有丰富的识字环境,比如,坐火车看火车票识字,爸爸妈妈带学生在公园里识字,电梯里的广告识字等。一年级上册第一个识字单元安排认识“天、地、人”,我们做过调查,“天”和“人”基本上90%的学生在入学前都认识,“地”字80%的学生都认识。因此,学生对于汉字并不陌生,先安排识字课有助于实现幼小衔接时的平稳过渡,帮助学生适应一年级的语文学习,具有成就感。


现在学生对汉字的熟悉程度比拼音的熟悉程度要高,开篇的识字单元,可以让学生在识字中熟悉周围的环境,因为在生活中,学生们很少接触拼音,基本上接触的都是汉字,由他们熟悉的事物入手,可以提高心理接受程度,缓解学习语文的压力,降低学习难度,减少畏难情绪。学生们先识字再学拼音,也使他们知道,学习语文的目的是语言和汉字,而不是拼音。这样教科书非常清楚的定位了拼音与识字的关系,识字是目的,拼音是手段。先学汉字再学拼音强调汉字学习的重要地位,强调拼音作为辅助工具的价值,有利于激发学生识字、读书的兴趣。先会识字后,他们就可以慢慢读一些浅显的儿歌、童谣。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b64ce4db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5251832.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