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本与幼儿间有效互动的教学策略探究

2023-01-25 11:25:17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绘本与幼儿间有效互动的教学策略探究》,欢迎阅读!
探究,幼儿,策略,有效,教学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绘本与幼儿间有效互动的教学策略探究

作者:王丹丹

来源:《课程教育研究》2019年第03

【摘要】绘本作为幼儿的早期读物,是现在幼儿园教学所选择的教辅材料之一,如何选择适宜的绘本,及绘本教学的方式方法直接影响到幼儿身心各方面的发展。本文将从绘本教学的特点进行分析,了解教师在绘本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绘本教学改进策略,实现绘本与幼儿之间的有效互动,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绘本; 教学策略; 互动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3-0012-01 一、绘本教学的特点 1.图文结合

绘本不同于图画书,图画书侧重于用图画表达内容和作者的思想感情,而绘本是图画和文字相互呼应的,通过生动有趣的画面吸引幼儿的专注力的同时,利用简单易懂的文字帮助幼儿理解画面内容,还能让幼儿模仿绘本中的语言对画面进行描述,进而达到创编的水平。 2.绘本的五大构成部分相呼应

绘本包含封面、环衬、扉页、正文和封底五个组成部分,它们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以绘本《我爸爸》为例,封面中包含绘本的名称和绘本内容的某一个画面,以及作者和出版社的介绍,而在环衬上,扉页的颜色正是爸爸睡袍的格子画面,而这个颜色正是该绘本的主要色调或关键信息,为读者留下悬念,吸引读者的关注;正文顾名思义就是绘本的主要内容,以文字和画面相结合的形式出现,绘本《我爸爸》中作者以简单的文字和生动的画面衬托出了爸爸高大的形象和我对爸爸的爱;而封底是绘本的一种延续,介绍相关的绘本或者一幅图片引发幼儿的思考,让幼儿进行想象创造。

二、绘本教学中师幼互动存在的问题

1.教师在教学中以自我的认知为出发点进行教学

依据作者在一线教学的实践和一线教师的反馈,在绘本教学过程中,大部分教师看到绘本内容之后,以自己的认知和价值观去理解,然后进行教学;在进行问题设置的时候大多以预设性问题为主。换个思维考虑,教师之所以认为活动过程难以把握主要原因在于教师还是以传统的教学思维为主,认为教学过程重在向幼儿传输知识和技能,忽略了情感教育的重要性;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外一个原因在于教师对绘本内容的理解还只是框架在教师的认知层面之下,而忽略了幼儿这个学习主体的需求和认知水平。 2.教师缺乏有效的教学策略

在绘本教学过程中,教师仍以传统的讲故事的方式对幼儿进行绘本教学,没有意识到绘本和故事的不同。绘本是以简单的文字配合生动有趣的画面来进一步展示故事的内容,发挥孩子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早期阅读材料之一。另外,教师在绘本教学中创新意识不强,迁移绘本故事的能力有所欠缺,导致不能对优秀绘本故事进行挖掘,以致大大降低了教学效果。 3.绘本的选择

在绘本的选择过程中教师们在结合幼儿的年龄阶段和需求进行选择的同时更侧重绘本的丰富性和教师教学过程中的易教性,忽略了绘本的系统性和幼儿作为主要学习者自身的认知和体验。这也导致了在绘本选择过程中教师们侧重于宣扬知识性较强的绘本而忽略对幼儿有重要意义的情感教育的绘本。而教师所忽略的部分可能正是幼儿最需要关注的部分,对幼儿最有意义的部分。

三、在绘本教学中教师应如何与幼儿进行适宜的互动 1.环境创设

理学家曾经得出一个结论:人类获取信息的通道可以是身上的各种感官,但是其中80%的信息却都是来自于视觉,也因此,图像成为文字和其他文字符号替代不了的作用,通过视觉获取的信息能够在人脑中保持长时间的记忆。因此在绘本教学中,教师可创设适宜的环境让幼儿和绘本达到互动。如:在物质环境方面,教师可利用主题墙和走廊环境展示绘本内容的角色、情节等,让幼儿在区角中制作道具,进一步理解绘本;二在精神环境方面,教师和家长可鼓励和引导幼儿在绘本阅读过程中把自己的所思所想用语言和绘画等幼儿喜欢的方式展示出来。

2.让幼儿与绘本互动

幼儿园的孩子无法集中注意力,所以很难长时间保持精力集中。他们意志力比较薄弱,自控力也比较弱。所以这时候就需要有一些能够短时间内让他们涉猎到更多知识的方法。除了利用活动和游戏的方式来进行绘本教学之外,教师也可在不同的空间对绘本内容进行完整的故事长廊展示,让幼儿在入园、离园和活动的过渡环节都可以继续对绘本的内容进行观察、回味,增加与绘本的互动机会;另外教师也可和幼儿一起商讨,把一些绘本改编成绘本剧的形式,让幼儿进行展演,通过对绘本背景、道具、角色等的挖掘,教师和幼儿之间对绘本的理解不仅仅限于教学过程,互动的形式也变得多样化了。 3.教师的肢体语言的运用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在绘本教学中,教师不能仅仅利用丰富的语言技巧和对画面的细致阐述来吸引幼儿的兴趣,孩子的思维发展水平决定了他们学习的特点:易受感染、注意力易分散、喜欢模仿等。教师在绘本教学中,为了更好的实现与幼儿的互动需要充分利用自己的肢体语言表情,动作等。如绘本《母鸡萝丝去散步》中狐狸的狡猾,如果教师做出一个狐狸狡猾时的眼神、表情和头部动作的画面时,幼儿就很容易理解什么样子是狡猾的,也为之后孩子们进行角色扮演提供了参考,同时也增加了绘本教学的趣味性。

4.教师要根据绘本的内容设置适合的情境和游戏进行引导

外在环境的创设重在为幼儿提供一种氛围,让幼儿自然而然的融入其中,便于幼儿展开联想和想象,最重要的是要让幼儿能够在玩中学,学中玩,让幼儿真实的体验绘本内容,理解故事背后的意义。所以教师要设置适合的情境和游戏进行引导,让幼儿脑力想象的同时真实的感受故事中角色的语言、表情、动作等。如绘本《母鸡萝丝去散步》作者通过画面细节的展示,巧妙的烘托出了母鸡的聪明机智和狐狸的偷鸡不成蚀把米的惨状,教师可以利用一段音乐结合故事的内容,添加故事旁白,让幼儿进行大胆的想象,运用自己的肢体语言等来呈现角色心理状态的变化,会让幼儿的印象更为深刻,对角色的理解也更为透彻,同时也增加了故事的趣味性,吸引幼儿积极参与其中。 参考文献:

[1][]鲍里奇,著.易东平,译.有效教学方法[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226 [2]王翠萍.试析绘本阅读教学教师有效提问策略[J].教育导刊(下半月),2014,(2 [3]牛春青.重视幼儿提问能力的培养[J].教育学,2011,(2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b6a0a126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4275f1f.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