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标分析】《过新年》

2022-04-01 22:07:37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课标分析】《过新年》》,欢迎阅读!
新年,分析

《过新年》课标分析



兴趣是一种特殊的心理倾向,是带有情绪色彩的认识倾向。它具有追求探索的倾向。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生对学习音乐怀有浓厚兴趣的时候,就会主动的、自觉的不怕困难的学习知识与技能,并将知识与技能转化为表现音乐的能力。因此,教师应不时发现好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学会“学海无涯‘乐’作舟”。

音乐教育作为美育的重要途径,其特质是情感审美。情与美的这种不解之缘,决定了音乐教育的根本方式是:以情感人,以美育人。作为音乐教师就要真正把美育作为目标,体现以审美为核心。

音乐教学必须突出音乐听觉体验。在各个学习科目中,在各艺术类中,唯有音乐学科具有这一特殊性--音乐领域中任何活动都围绕着听觉体验来进行的。因此,引导学生参与听觉体验、发展学生的音乐听觉应贯穿音乐教学的全部活动之中。

真正落实《课标》中指出的三个维度,首先在于有情感的教师面对有情感的学生,这样才能把培养审美情趣置于第一位。其二在课堂教学中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之间的关系,注重发展学生的自主性。其三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双边活动,因此要注重师生间的互动过程,注重音乐学科特殊的学习方式--体验方式。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b7c43bff41323968011ca300a6c30c225801f050.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