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第一单元试卷分析范文

2022-03-23 15:37:20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六年级语文第一单元试卷分析范文》,欢迎阅读!
范文,试卷,单元,语文,年级

六年级语文第一单元试卷分析范文



一、总体评述

本次试卷含量丰盈,覆盖面广,难易适中,既觉耳目一新,又觉得不偏不怪,贴近六年级学生实际,同时也充盈着新课标理念。角度灵活,手段新颖,乍看不难,但获取高分又不易。题量适当,题型丰富。为激发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增强语文学习兴趣,作了成功的尝试与探索。 二、学生考试情况分析

本次测试61人参加考试,取得A以上为44人,B12人,C4人,D1人。 三、试卷分析及发现的问题

本次测试包含两大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第二部分为阅读积累与运用(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各一篇),第三部分为习作积累与运用。

第一部分基础题包括九大题,分别是看拼音写词语,选择字的正确读音,选词填空,填成语,判断句子,补充诗句,运用修辞,用“清”组词语及三思而行。其目的在于考查学生对教材掌握的程度,对今后学生重视课本学习,灵活运用课本知识起了引导作用。

第二部分阅读是语文试卷的重点、难点部分,目的在提升学生阅读、欣赏、感悟能力,对今后学生激发阅读兴趣,增强感悟,欣赏能力,提高学生语文素养起了引航作用。

第三部分习作,其中两个写作平台,均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给学生抒发情感,重视从生活中挖掘素材,培养想象、联想的能力。 综合以上试题,发现的问题如下: 1)词语积累不够。

如:第一题中“陡峭”这个词语易错,第4题中“望而生畏”中畏的写法有误,第六题“化作春泥更护花”中作错写作做。可见平时一些孩子掌握不够扎实。平时要重视积累,语文教学效率就会迅速提


高。学生平时缺乏大量的阅读、积累、欣赏、感悟,遇到一些较灵活的题,就感到束手无策。 2)综合能力薄弱。

如:第8题,用带有“清”的字组词,第4句和第六句分别为:幽静的山林中传来(清脆)的鸟语声。这里四面环山,泉水丁冬,环境(清幽),真是个避暑的好地方。由于学生平时学的知识较规范,缺乏对知识整合的处理,所以失分较多。本次考查的内容不仅涉及拼音、词义、逻辑思维训练,还考查学生对短文内容准确理解能力及平时积累词语的能力。由于我在教学中只注重教材的系统讲解,引导学生对知识的归类、整理及对新旧知识前后渗透的训练相对少些,导致学生对综合性较强试题缺乏独立分析能力,失分较多。 3)课外阅读题失分严重

第一抹春痕中孩子们用手指拈起来,染在他们的课桌上,如果把染换成插效果怎么样?说明自己的理由。这样的题考试学生们对词语的运用,这样的题要结合上下文反复理解,加之平时的积累,通过自读自悟增强语感。很多学生缺乏这样的理解,对于基础相对较差的学生,审题能力也较差。有的甚至不读题乱写一气,有的没能真正领会句子含义,更缺乏理解的深度。这也是平时课堂需要深入理解学习的重点之处。 四、改进措施。

1、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检查习惯。

本次测查试卷中的很多题目其实是考查学生学习语文的态度、方法、习惯,从而教学生学会学习,在良好习惯的引领下,为其终身发展服务。 2、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这次考试卷中的阅读题目都很灵活,需要静下心来,读两到三遍方能知道出题者的用意。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必须立足课堂,立足课本,同时要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3、增加阅读量,提高写作能力。


学生没有足够的阅读实践,就无法真正做到能独立读懂一篇文章,也不可能积累丰富的语言材料,更不可能学到关于写作的一些方法技巧。“有纳能吐”,学生的知识丰富了,老师指导得当,还愁写不出好作品来吗?

4、教会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

“方法比知识更为重要”。学生养成好的读书方法,掌握“活”的读写有机结合的方法,将有助于提高阅读与习作的效能。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适度地渗透学习方法的指导,让学生在主动探究中进行实践,获取的不仅仅是问题的答案,而是吸取知识的方法。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bf5ad10b0522192e453610661ed9ad51f01d5428.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