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_常见的酸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2023-04-03 06:08:1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初中化学_常见的酸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欢迎阅读!
分析,课后,教学设计,反思,初中

学情分析

1)本课题内容与工农业生产和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十分紧密,食醋、柠檬、熟石灰较为常见、对碳酸的性质有一定的认识,许多学生知道用胃舒平可以治疗某些胃痛病,在学习金属性质的时侯对酸的性质也有一定的认识,但对酸和碱的学习来说这些知识不仅是零碎,甚至有些还停留在一知半解的基础上。

2)本单元学生探究性实验特别多,虽然探究的过程与方法前面都已涉及,但仍需要在探究活动中使知识不断地系统和深化,使探究能力不断地培养和提高。

3)在新授课教学过程中许多学生只停留在对表面现象的认知上,对产生的现象感到新奇而不思考现象背后隐藏的问题的本质;只停留在对个别问题的认识上而不注意去比较和归纳上升到一般规律;只停留在记住课堂上探究的现成结论而忽视运用规律性知识去解释生产生活中的现象达到举一反三,融会贯通;只停留在课本中提出的问题而忽视探究活动的各过程中产生的新问题。

4)对于化学反应只停留在对教材中反应的了解,而不能有效的进行知识的迁移,导致书写生疏的化学方程式有一定的困难。

5)经过新授课的教学对酸的性质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但并未形成知识的网络,不能全盘考虑问题,导致解决问题时出现遗漏。



效果分析:

本节课教师以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巧妙地设计教学环节,引导学生新旧知识和经验相互作用,进而引发认知结构的重组,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科学探究构建生物学概念,领悟科学研究方法,使学生的学习过程真正成为自我建构、自我生成的过程。

教材分析:

常见的酸是人教版课标教材第十单元“酸和碱”的起始教学内容。是在前面学习了氧气、水两种常见物质,含有碳元素的一组物质,常见金属一类物质之后,进行了一些常见物质的探究基础上对酸的一类物质的探究和学习,是前面学习的提升,更是后续学习常见的碱和盐、化肥学习的基础。

本课题对于学生形成化学的思维观、学习方法、学习理念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对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科学素养起重要作用。


2009中考题型和分值分配上有所改变,选择题减少5分,加大填空、实验的分值,在填空和实验处应该会加大难度。而2008中考没有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验现象的题目,而往年中考此类题目是学生的重要失分点。

综上所述:本课题的教学内容虽然只有短短的几页,但其对于今后的学习、生活,对于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化学思维、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中考成绩有着重要作用。



教学反思:

常见的酸是初中化学阶段化合物知识部分的重点教学内容。以前教师总是认真的演示每个实验,得出盐酸和硫酸的一条条化学性质,然后归纳出酸的通性,最后再由学生完成学生分组实验。这样做看起来条理非常清楚,但是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没有被充分调动起来,学生是被动学习,学习效果不佳,这显然不符合新课程要求,也不是学生需要的现代课堂。学生所期望的现代课堂上最快乐的事是平等的交往;课堂上最感兴趣的内容是新奇而又富有挑战的学习内容;而最喜欢的学习方式是自主学习。这就要求我们在备课的时候不能固守教材,而忽视学生;在实施教学时,不能“只见教材和教案,不见学生”。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充分调动学生的能动性。因此,本节课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我充分注意“如何教”与“如何学”的设计理念的转变,放弃了传统的教师角色定位,注重学生的自主和合作学习。



课标分析

本课教学内容属于课标中的一级主题“身边的化学物质”中的二级主题“生活中常见的化合物”。一级主题“科学探究”贯穿于本内容的教学。通过本内容的学习有助于如下目标的达成: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建立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的思维方法的形成;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课标要求达成的具体目标包括:

1)知道常见酸的主要性质和用途,认识酸的腐蚀性; 2)初步学会稀释常见的酸溶液; 3)知道酸的用途;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bf677d65ed06eff9aef8941ea76e58fafab045a2.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