鹊桥仙·夜闻杜鹃原文-翻译及赏析

2022-12-27 00:10:19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鹊桥仙·夜闻杜鹃原文-翻译及赏析》,欢迎阅读!
鹊桥,杜鹃,赏析,原文,翻译

鹊桥仙·夜闻杜鹃原文|翻译及赏析



创作背

这首词当是陆游客居四川时期的作品。公元1172年(乾道八年)冬陆游离开南郑,第二年在成都任职,之后又在西川淹留了六年。据夏承焘《放翁词编年笺注》,此词就写于这段时间。

文学鉴赏

杜鹃,在蜀也是常见的暮春而鸣。它又名杜宇、子规、鹈鴂,古人曾赋予它很多意义,蜀人更把它编成了一个哀凄动人的故事。《成都记》 望帝死,其魂化为鸟,名曰杜鹃。 )因此,这种鸟的啼鸣常引起人们的许多联想,住在蜀地的文士关于杜鹃的吟咏当然就更多,入蜀就有不少这样的作品。陆游在成都时的心情本来就不大好,再加上他 夜闻杜鹃 ,自然会惊动敏感的心弦而思绪万千了。

上片描述杜鹃夜啼的情景。词人从景物写起: 茅檐人静,蓬窗灯暗,春晚连江。 茅檐 蓬窗 指其简陋的寓所。当然,陆游住所未必如此,这样写无非是形容客居的萧条,读者不必拘执。在这样的寓所里, 晻晻黄昏后,寂寂人定初 ,坐在昏黄的灯下,他该是多么寂寥。同时作者想象出 连江风雨 萧萧暗雨打窗声 。其愁绪便跃然纸上。 林莺巢燕总无声,但月夜、常啼杜宇。 这时他听到了鹃啼,但又不直接写,而是先反衬一笔:莺燕无声使得鹃啼显得分外清晰、

1




刺耳;莺燕在早春显得特别活跃,一到晚春便 燕懒莺残 、悄然无声了,对这 无声 的怨悱,就是对 有声 的厌烦。 字传达出了那种怨责、无奈的情味。接着再泛写一笔: 但月夜、常啼杜宇。 月夜 然不是这个风雨之夜,月夜的鹃啼是很凄楚的 又闻子规啼夜月,愁 《蜀道难》 何况是此时此境呢! 常啼 显出这刺激不是一天两天,这样写是为了加强此夜闻鹃的感受。

下片是写夜闻鹃鸣的环境,着重于气氛的渲染。杜鹃,又名杜宇,这种传说中古代蜀帝灵魂的鸟,常在夜间啼叫,其声凄厉悲凉,往往触发旅人思乡之情。杜鹃这种 悲鸟 ,在这种环境气氛里啼鸣,更加使人感到愁苦不堪。接着下片就写愁苦情状及内心痛楚。

催成清泪,惊残孤梦,又拣深枝飞去。 这杜鹃竟然可以在发出鸣叫,催成词人几行清泪,惊残他一枕孤梦之后,又拣深枝飞去。 点明:客中无聊,寄之于梦,偏又被 惊残 催成清泪 ,因啼声一声紧似一声,故曰 。就这样还不停息, 又拣深枝飞去 ,继续它的哀鸣。 ,表明作者对鹃夜啼的无可奈何。杜甫《子规》写道: 客愁那听此,故作傍人低! 客中愁闷时那能听这啼声,可是那杜鹃却似故意追着人飞!这里写的也是这种情况。鹃啼除了在总体上给人一种悲凄之感、一种心理重负之外,还由于它的象征意义引起人们的种种联想。比如它在暮春啼鸣,使人觉得春天似乎是被它送走的,它的啼鸣常引起人们时序倏忽之感,如《离骚》 恐鹈鴂之先鸣兮,使夫百草为之不芳 。同时,这种鸟的鸣声好似说 不如归去 ,因此又常引起人们的羁愁。所以作者在下面写道: 故山犹自不堪听,况

2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c1751189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46a277f.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