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向度的人_读书报告

2023-01-03 12:28:2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单向度的人_读书报告》,欢迎阅读!
向度,报告,读书

《单向度的人——发达工业社会意识形态研究》读书报告



《单向度的人——发达工业社会意识形态研究》(以下简称《单向度的人》是赫伯特·尔库塞(以下简称为马尔库塞)最负盛名的力作。这部著作发表于1964年,先后被译成多国文字出版,引起了巨大轰动和反响。正如译者刘继先生所言,此书的中心议题是“当代工业社会是一个新型的极权主义社会,因为它成功地压制了这个社会中的反对派和反对意见,压制了人们内心中的否定性、批判性和超越性的向度,从而使这个社会成了单向度的社会,使生活于其中的人变成了单向度的人”

导言“批判的停顿:没有反对派的社会”是全书理论观点的提炼与总结;除导言外,《单向度的人》还包括了“单向度的社会”“单向度的思想”和“进行替代性选择的机会”三部分。作者通过对政治、生活、思想、文化、语言等领域的分析、批判,指出发达工业社会是如何成功地压制了人们内心中的否定性、批判性、超越性的向度,使这个社会变成了单向度的社会,而生活于其中的人变成了单向度的人,这种人丧失了自由和创造力,不再想象或追求与现实生活不同的另一种生活。

在马尔库塞看来,当代发达工业社会起决定性作用的是科学技术。“当代技术和科学得统治地位,成了理解一切问题的关键”。他把发达工业社会定义为按技术的观念和结构而运转的政治系统。因为,在发达工业社会中,技术合理性的“目的”,在运作中已使当代社会倾向于极权主义。这种极权主义“不仅是社会的一种恐怖主义的政治协作,而且也是一种非恐怖主义的经济技术协作,后者是通过既得利益者对各种需要的操纵发生作用的。当代工业社会由此而阻止了有效地反对社会整体的局面出现。不仅某种形式的政府或党派统治有助



于极权主义,而且特定的生产和分配体系也有助于极权主义”。技术进步己扩展至控制与调节系统,并创造出一些生活和权利形式,这些形式能够调和与这个系统对立的力量,击败或驳倒为摆脱奴役和控制而提出的所有抗议。“在这一社会中,生产和分配趋向于变成集权性的,它不仅决定着社会需要的职业、技能和态度,而且还决定着个人的需要和愿望。因此,它消除了私人与公众之间、个人需要和社会需要之间的对立。对现存制度来说,技术成了社会控制和社会团结的新的、更有效的、更令人愉悦的形式。

马尔库塞认为,科学技术的统治也就是科学技术的异化。在他看来,科技本应使人类生存环境改善,使社会结构趋于合理,使人获得自由,进而更好地发挥人的自主性和创造性,从必然王国进入自由王国。然而,实际情形正好相反,技术创造了一个富裕的当代工业社会,提高了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但并未改变人的命运,使人获得自由,反而使人日益变成技术、物质资料的生产和消费的奴隶,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人与自身及其工作的关系相异化。因之,发达工业社会是人全面受压抑的社会,技术和文明对人实行了全面的统治和管理。“在抑制性总体的统治之下,自由可以成为一个强有力的统治工具。决定人类自由程度的决定性因素,不是可供个人选择的范围,而是个人能够选择什么和实际选择的是什



么。„„自由选择主人并没有使主人和奴隶归于消失。”一切社会关系变成了单一、片面的技术关系,个人自由的理性变成技术理性,社会协调并统一了人的生产、消费和娱乐,排除了一切对立或反抗的因素。这样,科学进步造就的是单向度的社会、单向度的人和单向度的思维方式。因此,科学技术所带来的发达工业社会是一个病态或畸形的社会。

在“单向度的思想”中,马尔库塞对技术理性进行了批判。他认为,技术理性是当代理性观念的最新结果,是发达工业社会对人实行全面奴役和统治的思想基础,“技术合理性是



赫伯特·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刘继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版,第4--5 同上书,第7页

同上书,第8--9


保护而不是取消统治的合法性,理性的工具主义视界展现出一个合理的极权主义社会”而实证主义或分析哲学的流行标志着技术理性或单向度的思维方式的全面胜利。实证主义既垄断了现实对象世界,也控制着对该世界批评的概念,存在与存在的批评只分享一个使另一方实现的前提,因而,批评也就日益失去其总体上的、对已有社会特征的超越涵义。从亚里士多德开始就呼唤着的形式逻辑时代的到来,XP”形式的知识最终成为现实存在表达的最可信赖的知识。这种知识以真理的理想形式保护了统治阶层意识支配人民的权利,并在全社会顺利贯彻下去。它的最彻底的结果,就是迫使它的反对形式陷入这种知识系统内,为完善支配的整个统治谋划的一部分。这就是这个社会所谓的“单向度”特点。而在非形式化的辩证逻辑里,自由、权利与真理的向度依靠自身前提、理念与逻辑内容完成反对任务,因而反对应表达“不可能的真实”,并且不在现实已有的表达概念体系内接受检验。它们代表了可能的允许、潜在的合理性,以及对现实不停寻求总体上革新的意愿。而从另一角度上说,反对的方案寻求其现实化的过程则意味着其合理性终结的过程,新的总体上否定的要求便会在相反向度上重新成为必要。辩证反对的前提基于下述立场,即现实可能以不符合历史所应有的状态存在,所以批评的使命在于,以不被现实的概念、材料及其联系方式所同化的方式,探讨世界应该有的秩序:它将结束人所感受到的威胁、不幸以及所身受的贫困与痛苦。受制于现实的思想与批评的思想共同构成了以全面前进为特色的历史。由于这个否定向度的丧失或被同化,马尔库塞为时代确定了无比阴暗的基调,西方正在经历有史以来对自身异化状态最束手无策的时期,一个批评瘫痪了的黑暗时期。

马尔库塞认为,在今天,大量生产和大量分配占据了个人的全部身心,工业心理学不再局限于工厂的范围。“现在,虽然仍存在着剥削,发达资本主义愈益完善的机械化劳动却在改变着被剥削者的态度和地位。”②在几乎机械式的反应中,潜化的各种不同过程都好像僵化了。结果,不是调整而是模仿:即个人同他的社会,进而同整个社会所达到的直接的一致化。在这样一个新社会里,传统的麻烦之点不是正被清除,就是正被隔离,引起动乱的因素也得到控制,社会变革的可能性被遏制,劳动阶级从他们生活的这一领域之内异化出去。在一些技术最发达的企业中,工人们甚至夸耀他们在企业中得到的既定利益——这是人们经常注意到的工人参与资本主义企业的一个结果,“发达工业社会中工人阶级的现实状况使马克思的‘无产阶级’一词成为一种神话概念”。统治转化为管理,新的技术工作世界因而强行削弱了工人阶级的否定地位:工人阶级似乎不再与已确立的社会相矛盾。阶级关系被经济关系所代替,人们正慢慢失去阶级意识,阶级对立被技术进步后产生的新型生产形式所掩盖,他笔下“发达工业文明的受到抬举的奴隶们”并没有意识到自己这一否定地位或身份,反而放弃了反抗与斗争,积极地参与维护压迫着他们的社会制度并以此为荣,并最终沦落为保守的资本主义制度的社会基础。在这样一片沉寂的黑夜里,马尔库塞把革命和反抗的思想寄托在社会的亚阶层上。“在保守的公共基础下面的是生活在底层的流浪汉和局外人,不同种族、不同肤色的被剥削者和被迫害者,失业者和不能就业者。他们生存在民主过程之外;他们的生活就是对结束无法容忍的生活条件和体制的最直接、最现实的要求。因此,即使他



们的意识不是革命性的,他们的反对也是革命性的。因为他们最少受到这一社会一体化趋势的影响,也最少分享制度的好处,因而可能还存在有一定的批判性、否定性的向度。

正如本身的译者刘继先生所言,马尔库塞“由于用文化批判、意识形态批判而不是用政治经济学批判,他没有真正揭示造成当代资本主义弊病的根本原因”。他没有开出诊治现代资本主义社会异化痼疾的良方,他的社会批判理论,只能是黑夜里的一声呐喊。社会批判理论并不拥有能在现在与未来之间架设桥梁的概念;它不作许诺,不指示成功,它仍然是



赫伯特·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刘继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版,第144--145 同上书,第24

同上书,第172

同上书,第233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cd608837b90d6c85ec3ac67d.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