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与海鸥反思

2022-10-24 03:04:16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老人与海鸥反思》,欢迎阅读!
海鸥,反思,老人



《老人与海鸥》第一课时教学反思

《老人与海鸥》是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七组第21课。课文向我们讲述了这样一个感人的故事:一位普通的老人(吴庆恒)在翠湖湖畔偶然遇到了一群从北方飞到昆明越冬的红嘴鸥,从此,老人与海鸥结下了不解之缘。十年如一日,他风雨无阻地去照顾着他的“儿女”,表现了老人对海鸥无私的爱;老人去世后,海鸥在老人的遗像前翻飞、盘旋、肃立、鸣叫等悲壮画面,展示了海鸥对老人的那份令人震撼的情。读罢,让我们不得不感叹人与动物、人与自然的和谐与共融,原来是那样美好,如此动人。

课文结构清楚,可分为两大部分,前半部分通过老人喂海鸥、呼唤海鸥的名字、与海鸥亲切地说话等事例表现了老人对海鸥无私的爱;后一部分则通过老人死后,海鸥在老人遗像前翻飞、盘旋、肃立、鸣叫等悲壮画面,展示了海鸥与老人的那份令人震撼的情。

为了教学本课,我精心设计教学环节,自认为在设计上有以下几个亮点:

首先,在本课教学中,我从学生的兴趣出发,设计“猜谜语”(春城是哪里?)导入,激发他们强烈的好奇心和积极的探究欲,再以“旅游”的方式引导学生来到春城昆明,来到翠湖公园,参观翠湖公园“那道独特的风景线”(成千上万的红嘴鸥)。接着以“一只热情的红嘴鸥来到了我们班,它将向我们介绍那个发生在翠湖边,发生在它们与一位老人身上的真实而感人的故事”这样的方式出示课题(在黑板上出示海鸥与海鸥老人的黑白照片以及与图相对应的梅花形 “老人”“海鸥”两个词的黑白卡片 ,接着提问:大家知道老师为什么要以这样的方式出示课题吗?等学完课文后你们就知道老师的用意了。这个悬念的设计更加激起了学生的探究欲望,为后面的学习开了个好头。

二、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能打破按顺序教学的常规,以“情”为线索,摒弃了繁琐的课文分析,充分利用导入环节中学生被激起的强烈的探究欲,借助多媒体课件,播放课文朗读,使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接着,




鼓励学生“读下面的两组词,撮嘴呼唤 翻飞盘旋 抑扬顿挫 扇动翅膀 亲昵说话 肃立不动 啧啧称赞 白色旋涡”,你眼前分别出现了哪两个感人的场景? 并乘势引导学生“以上两个场景哪个使你受到强烈震撼,使你意想不到?在文中找出相应的内容,在段前标上“▲”。划出使你的心灵受到强烈震撼的句子,写出自己的感受。)

同学们几乎都选择了海鸥送老人这一场景,因为他们认为这部分内容是最让人震撼的。为了让学生感受伤感的意境。我先让学生自由读15~17自然段,要求划出深深地打动你的语句,写出自己的感受。在交流环节,为了让学生更为准确地领悟海鸥的情感,我鼓励学生把自己当成海鸥,想象自己在失去爷爷等亲人时的心情,让学生带着失去亲人后的情绪入情入境地朗读,引导他们从海鸥的“翻飞盘旋”“连声鸣叫” “肃立不动”等动作中感受海鸥在失去“亲人”后急切而悲痛的心情。

为了进一步让学生感受当时的悲壮场面,感受海鸥的悲痛心情,我利用配乐进行朗读指导,从而激发学生与文本的情感共鸣。由于哀乐的渲染,再加上课堂这个独特的氛围,让孩子们完全融入到了送葬的队伍中,让他们在近乎真实的场景中朗读1517自然段课文。我相信,此时孩子们的情感已经得到了充分的激发……于是,我会乘热打铁,鼓励学生上台来读(配哀乐),使第一课时的教学达到高潮。

为了让第二课时更具吸引力,我设计了这样的结束语:这些感人至深的情景深深打动了我们的心,如果要用一个词来形容海鸥的心情,你会用上哪个词?假如当时你就在翠湖边上,看到这样的情形,你的脑海里会冒出什么问题?(海鸥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情?海鸥与老人之间有怎样的特殊关系? 为什么海鸥会扑到老人的遗像前?为什么海鸥会为老人守灵?)是呀,老师也很好奇。这位老人究竟为海鸥做过些什么?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cfdcbd35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bd9bdab.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