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大学生政治信仰教育的价值及其实现

2023-04-11 11:24:1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论述大学生政治信仰教育的价值及其实现》,欢迎阅读!
论述,信仰,及其,政治,价值

论述大学生政治信仰教育的价值及其实现



人类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化进程突飞猛进,并波及经济、政治、文化、教育各个领域,“全球化已成为我们重新审视周围世界的基本语境。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和参与全球化程度加强,多元文化环境在我国开始形成。诚然伴随改革开放和全球化而形成的文化多元化现象有其必然性,也给中国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但也对我们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对大学生而言,最大的挑战就是对其政治信仰的冲击。因此,如何在全球化语境中充分认识加强大学生政治信仰教育的重要性,探寻重塑大学生政治信仰的有效途径,实现政治信仰的价值,是一个重要课题。

1 加强大学生政治信仰教育的重要性

所谓政治信仰,就是指个人通过政治社会化而建立的对政治对象的了解、认知基础上所产生的情感共鸣和政治认同,是对政治价值理念的笃信和诉求。作为一种精神支柱和理想诉求,政治信仰具有重要的作用。著名法国思想家托克维尔曾指出,一个社会要是没有政治信仰,就不会欣欣向荣;甚至可以说,一个没有共同信仰的社会,就根本无法存在。大学生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大学生政治信仰状况如何,不仅关系党和国家前途命运,也影响他们自身的发展。在全球化背景下的今天,加强大学生政治信仰教育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1)政治信仰教育是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成为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要保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伟大的事业,其所确立的任务和目标,能否完成和达到,中国能否最终实现共产主义,归根到底取决于人,取决于具有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的人。大学生是社会主义建设的主力军,复兴中华民族的希望所在。当前,在全球化影响下,一些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产生了怀疑,对社会主义的前途表示迷茫。这些现象的存在对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实现民族伟大复兴,是不利的。而要纠正这些错误认识,就必须加强大学生的政治信仰教育

(2)政治信仰教育是大学生辨别其政治是非,抵制各种非科学信仰及其政治图谋的重要武器。伴随全球化而来的形形色色文化,已经对中国人的信仰产生了明显影响,随之而来的各种信仰的争夺战也日趋紧张和激烈。研究表明,青年大学生是各种信仰力量争夺的主要对象。如果马克思主义信仰不去占领,非马克思主义


信仰就会占领。为此,必须加强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科学信仰充实和武装他们的头脑,增强他们辨别真伪、抵御非科学信仰和西方任何政治图谋的能力。

(3)政治信仰教育是大学生健康成长,实现人生目标和自我价值的重要前提。身处全球化背景下的当代大学生受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功利主义、实用主义等价值观的冲击,出现了政治意识淡漠,理想信念缺失;崇尚自我张扬,个人快乐至上;值观念偏移,社会责任感淡化;民族意识弱化,盲目崇洋媚外;以及审美趣味低俗,美心理浮躁等不良倾向。这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实现自己的崇高理想,是极为有害的。而只有通过加强对大学生进行政治信仰教育,引导他们确立正确的政治信,树立远大的理想,才能防止和消除伴随全球而来的各种消极文化的有害影响,才能确保大学生健康成才,实现个人的人生目标和自我价值。

2 实现大学生政治信仰教育价值的途径

在全球化背景下,加强大学生政治信仰教育,实现政治信仰教育的价值,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大力开展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要言之,大学生政治信仰教育就是对大学生进行以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等为核心的理想信教育,其本质是使大学生形成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思想基础的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而这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要内容和内在要求是完全一致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括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即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显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涵盖了政治信仰的主要内容,因而也成为也是大学生政治信仰教育的核心内容。因此,开展好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使大学生全面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坚定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信心、堅定对党和政府的信任,从而形成正确的政治信仰至关重要。

(2)充分利用各种活动和政治性象征符号的作用。学校和社会的各种教育的活动以及各种政治性象征符号对大学生政治信仰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在大学生政治信仰培育中我们必须充分利用好这些活动和政治性象征性符号的作用。过组织学生参观历史博物馆、升国旗仪式等活动,利用五四青年节、清明节等节日组织学生举办参与各种纪念活动,不断加强对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社会主


义信念、中国共产党的忠信和爱国主义教育,培育大学生正确的政治信仰。通过祭奠革命先烈、举办节日庆典等形式培养大学生的爱国情怀和对中国选择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性的理解;通过举办大型展览等活动,集中展示了我国综合实力和国人精神风貌,来提升了大学生对国家的认同感和对社会主义未来的憧憬、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坚信;通过举办重大体育赛事、参与重大国际活动等,来增强国家认同,坚定大学生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决心和信心。

(3)不断探索大学生政治信仰教育的新形式、新方法。这就要求:一是要积极营造浓郁的校园政治信仰教育氛围。可通过校园报刊、杂志、展板、挂像、宣传栏等载体积极进行政治信仰教育氛围的营造;大力宣扬体现具有正确的政治信仰的先进人物和先进事迹,宣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成就从而使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的政治信仰成为校园舆论的主旋律,使大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随处可受到正确的政治信仰的感染和熏陶,在潜移默化中不知不觉中形成政治信仰。二是充分运用网络信息技术。由于网络具有覆盖面广,信息容量大,信息传递速度快,直接面向对象,没有空间和时间上限制特点,使网络教育已经成为政治信教育的重要渠道。三是重视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活动。社会实践是塑造大学生政治信仰的重要环节。通过实践活动,使大学生走出校门,深刻感受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从而确立其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解和确信,促进大学生正确的政治信仰的形成。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d1a51020677d27284b73f242336c1eb91a373369.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