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乡土中国》,不同角度看“底层社会”

2022-04-13 12:23:1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读《乡土中国》,不同角度看“底层社会”》,欢迎阅读!
乡土,中国,底层,角度,不同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读《乡土中国》,不同角度看底层社会

作者:张年格

来源:《法制博览》2013年第10

作者简介:张年格(1988-),女,甘肃武威人,西藏大学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部2012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

【摘要】事实上从中国历史的变迁发展中,不论是从情感上还是基于对整个社会现实的理性分析的思维观念上来看,作为中国社会最基本的群体往往也是整个社会最底层的群体。在某一个特殊的阶段上,某些阶层会把这个群体看成是最主要的和不可忽视的力量,因为这个群体确实能够推动整个社会的大变革。不过当一个社会处于暂时的良性运行,或者是它自身潜在的危险没有被发现之前,没有过多的人会主动地去关心这个群体,是否在当下所处的社会中享受应有的资源和社会尊重。然而本应该享受的资源和社会尊重被无限制的忽略时,底层群体就会通过社会的变革来提醒社会的其他阶层关注这样一个群体存在的必要性。 【关键词】底层社会;资源;伦理道德;法理

社会学界将那些缺乏训练及技能、长期处于贫困状态的贫民称为社会最底层。而笔者用浅陋的语言重新表述,认为底层群体就是那些在社会资源的再分配中只能间接性的享有并且在整个社会生活中始终经历各种压力和挑战的群体。同时底层群体也会被少数群体所创造出来的文化模式所辐射进而成为主流文化,然而底层群体自身的文化却被边缘化,或者是成为一种草根文化从而被社会认同。

费孝通先生在《乡土中国》一书一开始便这样说道: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这本著作是从中国基层社会的视角来分析中国社会所特有的社会结构的特征的,无论是从乡土性的人文气息到以为主的社会关系网络,还是从礼俗社会的人文道德到社会分层之后的权利分配问题,都反映了中国社会从基层所展现出来的社会结构特征。笔者在这里引出底层社会的现状恰好与费孝通先生所分析的基层社会的特征相呼应,从他对中国社会特征的分析所得出的结论来对照底层社会所展现的相同的特征,体现了底层社会是被一种制度化的社会结构所左右着,最明显的就是社会资源的分配表现。 一、从社会关系网络看底层社会

底层社会的关系网络也是维护其利益,或者说是他们的利益来源的一种特殊的渠道。这种关系网络主要有两方面:第一个方面,依靠强关系”[1]网络的支撑。强关系是整个社会关系网络的普遍模式,这种关系网络的拓展必然是从最初的亲属关系开始,即由核心家庭大家庭。在资源的交换过程中也会加强彼此之间的情感交流,这种情感的交流不是单向而是双向的,交换时所遵循的也不是社会硬性的规则,而是基于亲属情感的社会伦理道德。同时这样的模式也会因为地缘的相近优势发展成一个机械团体,团体内部的整合与互动属于人们日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d20bf6d1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712269d.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