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第一单元以意逆志知人论世蜀相训练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2023-03-15 18:06:1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高中语文第一单元以意逆志知人论世蜀相训练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欢迎阅读!
以意逆志,知人论世,诗歌散文,选修,人教

第一单元 蜀相



1.对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B )

春色映阶碧草自 天生丽质难自

频烦天下计三顾

君臣相顾尽沾衣

A.两个“自”相同,两个“顾”也相同 B.两个“自”相同,两个“顾”不同 C.两个“自”不同,两个“顾”相同 D.两个“自”不同,两个“顾”也不同

【解析】 两个“自”都是“自己”的意思;第一个“顾”是“拜访、探望”的意思,二个“顾”是“看”的意思。

2.用原诗语句填空。

①交代丞相祠堂所在处所的诗句是:_锦官城外柏森森__ ②描写祠中景象的诗句是:_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__ ③概括孔明一生功业的诗句是:_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__

④表现诗人对孔明壮志未酬的惋惜之情的诗句是:_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__ 3.下面对《蜀相》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B )

A.首联运用设问开头,一问一答,形成了浓重的感情氛围,笼罩全篇。 B.颔联写景,所描绘的景物色彩鲜明,表现出诗人当时的喜悦心情。 C.颈联浓墨重彩,高度概括了诸葛亮的一生。

D尾联咏叹了诸葛亮病死军中功业未成的历史不幸。其中也夹杂着诗人对自身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悲叹。

【解析】 “喜悦心情”不对。

4.下列有关古诗文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 )

A.律诗一般分为四联八句,四联即首联、颔联、颈联和尾联,其中颔联和颈联要求对仗工整。

B.“五岳”即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北岳嵩山、中岳恒山、南岳衡山。 C.古代对月亮的别称有婵娟、玉弓、银台、白驹、玉蟾、蛾眉等。 D.荷花在古诗词中的别称有芙蓉、芙蕖、菡萏、莲花、藕花、辛夷。

【解析】 B“北岳嵩山、中岳恒山”的说法有误,应是“北岳恒山、中岳嵩山”。C“白驹”比喻贤人、隐士,又比喻为流逝的时间。D.“辛夷”是木兰的别称。

阅读下诗,回答问题。





- 1 -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5.对这首诗的词句解释不恰当的一项是( D )

A.首联“丞相”指蜀汉丞相诸葛亮,“丞相祠堂”就是现在的武侯祠。“锦官城”是成都的别称。“柏森森”意为柏树茂盛的地方。

B.颔联“映阶”二句是说祠堂内碧草空有春色,黄鹂徒有好音,这两句写出了祠堂的寂寥冷落,悄无人迹。

C.颈联“频烦”即“频繁”,连续。“两朝开济”指辅佐刘备开创基业和辅佐后主刘禅渡过难关,巩固帝业。

D.尾联“出师未捷身先死”指刘备出兵伐吴因兵败而死于白帝城。“英雄”指诸葛亮,他为刘备的失败和病死哀痛不已。

【解析】 “身先死”指诸葛亮,“英雄”指天下的英雄。 6.对这首诗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C )

A.前四句写祠堂之景。首联一问一答,写出了诸葛亮祠堂的位置和特征。颔联以幽静的春景衬托出庄严肃穆的气氛。

B.“寻”字直接表达了诗人对诸葛亮的仰慕之情。“自春色”“空好音”则以衬托手法进一步表现了诗人内心的虔诚。

C.后四句写诸葛亮的功绩:颈联高度概括了诸葛亮鞠躬尽瘁的一生,尾联对他的壮志未酬表示出深深的遗憾和叹惋之情。

D.“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和“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分别成为歌颂诸葛亮功绩和精神的千古名联。

【解析】 颈联是概括诸葛亮一生的丰功伟绩,尾联是对诸葛亮献身精神的景仰和对伟业未竟的痛惜心情。

7.下列各项内容中不符合本诗艺术手法和特点的一项是( B ) A.情景交融 C.借古喻今

B.渲染夸张 D.直抒胸臆

8.下列各项内容中不符合本诗内容特点的一项是( D ) A.感物思人之悲 C.壮志未酬之感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910题。





- 2 -



B.拯民济世之志 D.超脱达观之想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d6211b7fe73a580216fc700abb68a98270feac6a.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