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2023-05-07 07:39:28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欢迎阅读!
不如



中国传统教育,一直沿用的教学方法,就是教师教,学生学,学生两手倒摆,坐得端端正正,老师在讲台讲得是眉飞色舞,热心的老师固然想把毕生所有相授,然而知识,又岂是三尺讲台与满腔热心所能表达完的?所以,教给学生学习的能力远比学习知识本身更重要,当学生具备了自主学习的能力,那么离开了老师,离开了课堂,学生们照样能学到无尽的知识,照样能成为人才。这就是当今教育改革之所向,之目标。所以,培养学生会学的的能力,也就至关重要了。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一直是教育界流行的教育言,这充分体现了教学与培养学生能力的关系。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做为教育工作者的我深知,为了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未来人,紧跟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必须改变过去填鸭式的教育模式,摆正自己的位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会学生自主学习,从而真正提高学生的能力。

陶行知先生是国内最早主张把“教授法”改为“教学法”的第一人。他在南京高师担任教务主任时,把全部课程中之教授法一律改为教学法”。他认为:“事怎样做就怎样学,怎样学就怎样教,教的法子要根据学的法子,学的法子要根据做的法子”。这个基本思想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责任不在教,而在导,在教学生学,也就是授之以渔。教师如果只“教”或只“教学”,这是把学生当作了学习的机器,他们就只会被动地接受知识,调动不起学生的积极性,也不能启发学生独立思考。教师只有“教学生学”,交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启发他们自主独立的思考,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才能使他们学会在知识海洋中”捕鱼“,去探知识的本源,求知识的归宿。因此,在备课过程中,我采取以学生为本的教学设计,面向全体学生的同时,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着重培养学生学会学习、自主学习




的能力;在课堂教学中,我总是引导学生去自主发现知识点、疑难点,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孩子自主学习,合作交流,互相质疑,展示成果,在自主、合作、探究中主动学习获取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参与获得的知识,孩子们觉得特别有成就感,自信心大增,学习兴趣得到了极大提高。班级中优等生京、莹、恒等同学不但具备了自学的能力,也具备了教和解的能力,这也带动了班级学生学习的自主性。通过实践,使我深切认识到:学生是课堂的真正主人,在我的正确引导下,学生完全拥有自主学习的天赋和潜能,他们能够通过自主的学习,掌握很多知识,并能在学习的过程中体验到了成功与快乐。

"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教学论。 的含义是教的方法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要根据做方法,"怎样做便傅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教而不做,不能算是教;而不做,不能算是学。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在日常的教育理中我便是遵循着这个原理的。作为班主任,在班级的管理中我从来不是一手抓,我总是把班级的职务、职责具体到个人,从我最初的手把手教,学生的手把手学,然后逐渐放手,到最后的自主做和自主管理。所以,班级的大小事务都是由我主导,由学生自主完成的。学生在做中学,在学中做,每个人都具备了一定的生活、工作、沟通能力。通过这一教育理念的实施,班级里的黑板报从三年级开始,都是由班级同学和我一起设计版面,并由他们自主绘画、抄写完成,并且会荣获优异的成绩,现在这个工作我已经可以完全放手,让学生自主完成了。班级的纪律、卫生、管理也是由学生自主做、检查,而我也只起一个督导的作用。学生各个方面的能力得到了学习和发展,我也得到了更多的学习和研讨的时间。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d914eb74fd0a79563d1e72a3.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