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年湘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巫峡赏雾》公开课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2023-05-02 13:02:1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2017-2018年湘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巫峡赏雾》公开课教学设计第二课时》,欢迎阅读!
巫峡,上册,开课,课时,教学设计

《巫峡赏雾》教案——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0个生字,正确读写并积累“巫峡、俊秀、痴情、璀璨夺目”等词语。 2. 美读课文,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力。 3. 学习细致观察景物,抓住特点描写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点

正确读写并积累“巫峡、俊秀、痴情、璀璨夺目”等词语,体会语言表达技巧。 教学难点

学习细致观察景物,抓住特点描写的写作方法。 教学方法

情景模拟,小组合作交流

课前准备

搜集相关文学常识,使用“手机”拍照,分享给全班同学。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课

1.检查知识掌握和背诵的情况,诵读赏析描写跑马雾的语段。 2.播放手机精彩的导学成果。 二、新授

(一)小组讨论,合作探究以下问题:

1.汇报第三自然段 问:你最喜欢哪一种雾?谁来读给大家听听,说说你为什么喜欢这段?它有什么特点?

2.齐读这一段,问:作者运用哪些写作手法把它的特点写具体的?(作者用拟人的手法,巧妙地点出了太阳和山帽子雾形成的时间和天气状况。)


3.过渡:是啊,作者用拟人的手法,形象地展现了山帽子雾独特的景象,作者由美丽的山帽子雾又产生了联想,实虚结合,多么巧妙。那么,半山雾又有什么特点呢?作者又是怎样把这一特点写具体的呢?谁来读读第四自然段

4.赏析

1)从这个比喻句中你读懂了什么?它是把什么比作什么?(形象说明半山雾浓重) 2)作者写黄牛、放牛人、小路有什么用呢?(进一步说明雾之浓和雾的动态美)由“只闻其声,不见其人”你体会到什么?(表现了雾浓,浓到对面不出人的程度。)

小结过渡:作者运用比喻的手法,写出了半山雾的浓重,还写出了它的动态美,给人一种身临其境之感,让我们再次走进课文,去感受这种美景。齐读

5.赏析

1)谁喜欢轻纱雾呢?又有什么特点?作者又是怎样把它写具体的呢?(用比喻,排比的手法,写出了它的动态美)(女生读)

2)引读:轻纱雾——如此珍品——微风轻拂——于是——

6.是啊,每到春天,是起江雾的时候,让我们一起去江边欣赏一下吧。 (二)精彩展示交流

1.江雾是怎么形成的?你从文中的哪句话看出来的?

2.哪些句子写出了江雾的变化?找出本段中的拟人句,比喻句,分组读,说说你从中读懂了什么?(比喻和拟人手法的运用,形象地写出了江雾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的美感。

3.这里还有一种雾,可了不起了,你知道它是什么雾吗?

你知道跑马雾的名字是怎么来的吗?课文主要写了它的什么特点?作者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你从中体会到什么?(气势磅礴,声势浩大)

引读:

跑马雾,气势磅礴。——那雾看上去如同——这时,从峡口吹来一陈风——一时间—— 4.作者为什么能把跑马雾写得如此活灵活现?

(由于作者观察细致,想象丰富,用词准确,把本来没有生命的,静止的雾写得活灵活现,呼之欲出)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dbe1e4e1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975a5d2.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