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竹石》知识点归纳

2022-08-12 01:14:1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三年级《竹石》知识点归纳》,欢迎阅读!
竹石,知识点,归纳,年级

《竹石》就是一首题画诗,是诗人为自己所画的竹石而题写的诗。诗人歌咏了长在青山、扎根岩石缝中的竹子。表现了诗人那种刚烈、坚韧、不畏任何艰险、不怕牺牲的精神。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三年级《竹石》知识点归纳,欢迎阅读!

三年级《竹石》原文 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 三年级《竹石》知识点 注释: 咬定:咬紧

立根:扎根。破岩:裂开的山岩,即岩石的缝隙。 千磨万击:指无数的磨难和打击。坚韧:坚强有力。 任:任凭,无论,不管。尔:你 译文:

紧紧咬定青山不放松,原本深深扎根石缝中。 千磨万击身骨仍坚劲,任凭你刮东西南北风。 作者简介:

郑燮(1693~1765),清代书画家、诗人。字克柔,号板桥,兴化(今江苏兴化)人。擅画竹、兰、石,书法以“六分半书”名世,诗文也写得很好,所以人称“三绝”。其画在画坛上独树一帜。与罗聘、李方膺、李鳝、金农、黄慎、高翔和汪士慎并称”扬州八怪“。

三年级《竹石》教案 教学目的:

1、认识“破、磨、击、尔、南”5个生字,掌握“磨”的两种读音。 2、有感情地朗读扑背诵古诗。


3、通过诵读古诗,感受竹子坚定顽强的精神。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课件出示《竹石图》,配以古琴乐)

导人:听过胸有成竹这个成语吧,说的就是清代大画家郑燮的故事。他可喜欢竹子了,大家看到的这幅{竹石图}就是他62岁时的作品。

2、感知图画。说说画中的竹子给你的感觉。 3、感知古诗。

郑燮还会作诗呢,这画中的诗就是他自己写的,老师读给你们听听吧。 教师范读古诗。{配以课件《竹石图》及古琴乐) 今天老师和大家一块儿来学习这首古诗。 二、初读古诗

1、初读古诗,读准字音。

2、自由读诗,自学不认识的字。(教师进行巡视,提醒学生把宇音读准) 3、小组合作学习生字,教师引导学生互评。 4、救师检查生字、生词的读音。 咬定破岩千磨万击坚劲 5、小组齐读古诗,读流利。 三、读诗悟情

1、欣赏图画,练习读古诗,整体感悟诗中怎样写画中竹的。 2、逐句练读。

①赏画。竹子长在什么地方?

学生自由读诗句: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②教师描述诗句的意境:竹子紧紧扎根在岩缝中,好像把青山咬住了一样.点也不放松。

③学生自由读前两句诗,指导学生评读。标准:音准、有感情、韵律美。 ④赏画想象:风吹来了,雨打来了,竹子害怕吗? 学生自由读诗句: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⑤引导学生想象:除了风吹雨打,竹子还会遇到什么折磨? 教师总结:风吹、雨淋、霜冻、雪落,这就是千磨万击! ⑥指名读全诗,学生评读。 3、再次整体感悟古诗。 ①指名学生诵读全诗。

②对照图画,再读古诗,说说你明白了什么? ③引导:你喜欢诗中的竹子吗?为什么? ④有感情地齐读古诗。 4、练习背诵古诗。

学生自由练习背诵,交流好的背诗方法。 四、课后延伸

自然界中有好多植物都具有优秀的品质,诗人们时常写诗来赞美它们。课后读(梅花)。下次课大家来交流学习体会。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df057fd0baf3f90f76c66137ee06eff9aef8495b.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