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

2022-12-06 12:20:1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浅析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欢迎阅读!
方法论,浅析,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

浅析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

摘要:在我国,马克思主义一直以来都是指导着我们党走正确路线的思想理论,其中马克思主义科学方法论在社会实践中经常被运用。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继承人类社会认识史上的一切积极成果,克服了唯心主义和旧唯物主义的历史局限,根据人类文明的进步与发展而加以变革,开启了科学认识社会的新时代,坚持客观性、具体性、整体性、发展性、主体性原则。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实践

1.前言

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是在汲取了传统的社会研究方法论的基础之上产生的,但它又高于一般的社会科学方法论,它的社会实践观是以往任何一种社科学方法论都不具备的。实践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最本质的特征,而实践又是历史的、社会的活动,是人能动地改造世界的社会性物质活动,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的社会实践理论基础。

2.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研究基础

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发展起来的,它完全继承了人类在社会认识史上积极成果,成功地解决了唯心主义和旧唯物主义的中遗留的历史问题,并且能够根据人类发展的历史进程加以创新变革,对于科学认识社会开启了一个新的纪元,对人类的发展,也是向前迈了一大步。在马克思主义社科学方法论中:第一,要坚持遵守客观性、具体性、整体性、发展性、主体性原则。第二,纵观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我们可以发现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的发展离不开实践,实践是一个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石,这就要求人们在对社会进行研究时,必须以人的实践活动为基本的中心点,通过实践的手段,展现出社会发展的本质和规律,通过坚持主观与客观的理论,达到实践的具体与历史相统一的目的,同时还能做到反对所有离开实践活动研究历史的个人主观主义思想。当今社会的发展离不开人类的参与,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中的实践观,除了向我们展示如今社会发展的本质以外,还为我们提供了一些解决问题的方法,这些方法可以让我们更好的观察整个社会,并能够预见社会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1]

毛泽东曾经说过: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人们在社会历史的发展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们也可以直白的说人民群众创造了社会发展的历史。人类在社会科学之前的任何领域中都留下了属于人类自身的轨迹,我们都能通过一些历史找寻到他们的脚印。所以我们在进行研究的时候,不仅是要考虑社会的问题,还要考虑在社会中生存和发展的人能否接受的问题,我们要通过自身的理论创新和实践相结合,创造出人民和理论界共同认可的新的理论,并让新的理论在实行的同时,对社会产生积极的影响,同时还能让广大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3] 3.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建构

社会科学 19 世纪中叶正式产生,与此同时,对于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分析也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从创建社会科学方法论的角度来看,其研究所得到的成果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虽然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是一类整体性的社会科学方法论,但是在社会科学方法论的摸索过程中,温奇及韦伯等专家学者曾尝试将互相矛盾的社会科学方法论有效地结合在一起,比如人文科学方法论与自然科


学方法论的互相融合、整体主义与个人主义间的整合等,这对于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创建而言是最为关键的理论基础。[4]

韦伯将认识社会学的方法论看作是因果性阐述和解释性认识的融合,其中,解释性认识是一类较为常见的人文科学范畴的方法论,而因果性阐述却是一种自科学范畴的方法论。所以,认识社会学的方法论便是一类由自然科学方法论与人文科学方法论相互融合的方法论。随后,温奇顺着韦伯的研究思维,试图把自科学方法论与人文科学方法论充分整合,但他并不像韦伯那般单单拘泥于以方法论而研究方法论,而是将其提升至哲学层面。第一,温奇针对自然科学方法论与人文科学方法论进行了外部内部的划分,指出了自然科学的实践验证的方法论其实是一类外界考察的方法论,而人文科学的认识方法论其实是一类内部的方法论,所以认识需要在内部关联当中开展。第二,温奇充分论述了认识与说明之间所存在的密切联系。他提出认识是说明的终极目标与有效说明的最终成果,但不得误认为认识仅仅只有在已经有说明的地方才能够存在。然而,他针对理由逻辑空间和因果空间之间所存在的联系进行的阐述依然不清晰。[5] 4.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在实践中的运用

任何一个理论研究都需要不断地和社会、生活中的理论进行磨合的。例如,法学在马克思社会科学方法论中的运用:法律对于现实社会来说是调节器,对于人民权利来说,是人们在社会中的保障书。马克思社会科学方法论中有许多的子理论,其中在法学中体现的最为明显的就是辩证唯物主义。在辩证唯物主义中,我们要在研究法律的过程中承认矛盾存在的普遍性和客观性,既要承认矛盾,又要承认事物的对立统一关系,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正确地解决问题,并且能为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我国属于社会主义国家,在我国内部也是有许多矛盾的,而且在不同方面的矛盾不同,这些矛盾虽然看似独立,但是他们却是盘根错节交错在一起的。所以,在法学中就需要我们运用矛盾分析法,从不断的调查中得到的大量的、表面的、反映现实的证据中发现事物的本质,并且在复杂的人物和案件的关键证物之间的联系中,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运用任何事物都是有存在联系的,任何事物的现象和本质都是对立统一的,所以这就需要我们运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理论,做到对症下药。例如在实际的社会科学研究当中,中国法制和美国所代表的西方法制就有明显的不同,首先二者在社会制度上就不同,其次是发展的历史不同,这就使得二者设置法律之初,就有着明显的差距,所以两个国家的法律发展才会走上两种不同的道路,形成两种不同的法律体系。[6] 5.结语

总而言之,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对于社会研究而言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当前人们所要创建的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其实正是整个社会科学法论发展历程中最为独立、合理且完善的社会科学方法论,通过其指引相应的社科学研究,必然会促进社会科学研究以及整个社会科学又好又快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占阳.马克思主义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论[J].人民论坛,2016(08):24-25+229. [2]李春桃.运用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指导社会工作实践[J].唯实(现代管),2017(05):22-23.

[3]罗立洁.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在实践中的运用研究[J].世纪桥,2018(02):43-44.

[4]岑朝阳.论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建构[J].决策探索(),2018(11):30. [5]赵佳琪,辛绍军.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起源及发展探究[J].新西,2018(17):1+23.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e1acc3aebad528ea81c758f5f61fb7360a4c2b40.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