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毅木讷近仁_《论语》_原文注释翻译解读延伸

2023-04-19 01:09:18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刚毅木讷近仁_《论语》_原文注释翻译解读延伸 》,欢迎阅读!
刚毅木讷,论语,注释,原文,延伸

刚毅木讷近仁

【原文】

子曰:刚毅木(1)(2)近仁。”(《论语·子路第十三》) 【注释】

(1)木:秉性朴实无染。

(2)讷:音,又音的去声,言语谨慎而迟钝。 【翻译】

孔子说:意志刚强、性格坚忍果决、秉性朴实无染、言语谨慎而迟钝,这些接近仁。 【评析】

《论语》中常谈论君子,仁是宽惠善良的德行,君子是才德出众的人,也常谈到,主要是学习文艺、正道,可见古代社会很重视道德,有志之士,学习正道,修养心性,使自己具备等德行,成为君子,有明确的人生目标。

学习正道和修养心性达到什么境界,能观察出来吗?其实从方方面面都能观察出来,例如:的德行具备吗?有多深厚?可以从理智清醒(仁智互见)、意志刚强()、性格坚忍果决()、秉性朴实无染()、言语谨慎而迟钝()等方面的深浅有无来观察。愈能为人着想、善待别人、愈接近纯真本性的特质,具备愈多愈深厚的(例如刚毅木讷等)这样的人仁德愈深厚。这里边没有以貌取人的指标,就连言语也是看其,而不是好口才。其实表面过分的华丽或有才能、有造就,可能是他太看重表面而忽略了修心性,表面各方面的好,最不能代表心性的好,表面的好是最容易模仿、最能欺骗人的。 【延展】

1、仁德是在生活实践中,在为人处事、言行举止中自然流露出来的,例如:刚、毅、木等特质,都有相当深度的内涵,没有注重心性修养的人,可能无从觉察。试试看:你周遭的人有没有刚、毅、木、讷的特质?你能觉察出来?而心性修养是不是如古代修行人一样,要有师父指引才行呢?


2、现代功利社会,人们很看重财富和能力,人品和仁德常不受重视,这种价值标准的差异也造成社会导向的不同,如今社会上,多的是竞争、争斗和见利忘义。新生代很多人被认为挫折容忍力太低,不够刚毅,很容易被击垮。想想看:为什么不重视仁德修养的现代人会不够刚毅”?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e821582686868762caaedd3383c4bb4cf6ecb756.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