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我国环境问题产生和发展的原因

2023-02-23 16:28:16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高中地理】我国环境问题产生和发展的原因》,欢迎阅读!
地理,产生,原因,高中,我国

【高中地理】我国环境问题产生和发展的原因

(一)自然原因

就地形地貌而言,中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山地、丘陵和高原面积占陆地面积的65%地势西高东低。从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的青藏高原到海拔50米以下的东部平原,重力梯度很大。在气候方面,中国背靠欧亚大陆,面向太平洋。降水的时空分布极不均匀,降水变异性大。此外,中国位于世界上两大火山地震带,分别环绕太平洋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山脉。因此,我国自然生态环境相对脆弱,自然灾害频繁发生。 (二)历史原因

中国是世界上发展较早、历史较长的国家。几千年来,以扩大垦区为主要增产手段的落后小农经济,加上频繁的战争,对原本优越的自然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的破坏。先秦时期,黄土高原的森林覆盖率超过50%,东北、四川、云南的森林覆盖率高达80%90%。然而,在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的森林覆盖率已经下降到13%左右。历史遗留给中国的生态环境质量相当低。 (三)人口压力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约占世界人口的五分之一,这使得中国的人均土地和其他自然资源占有量在世界上排名较低。为了生存如此庞大的人口,我们必须扩大和深化对自然资源的需求,而且很难考虑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此外,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中国人口对生态环境的压力将继续逐渐增加。 (四)经济发展的压力

发展是人类社会以生存为基础的另一大主题。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总体上处于快速发展阶段。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的经济基础相当薄弱。即使在目前,中国仍处于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建设无疑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中心任务。然而,几十年的历史表明,中国的环境问题(尤其是环境污染)与经济发展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正相关。也就是说,经济越发展,环境压力越大,环境问题越严重。而且,在未来一段时间内,这种正相关关系仍难以改变,经济发展对环境的压力将继续加大,尤其是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发展,将导致越来越多的废物污染物排入环境。 (五)改善环境的经济承受力较弱

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相对落后的经济形势,一方面对环境产生了强烈的影响和破坏,导致了严重的环境问题;另一方面,我们没有足够的资金来控制和管理环境问题,改善环境质量。当美国开始大规模环境治理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11000美元。日本虽然很低,但也超过了4000美元。目前,中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只有300多美元,人民生活水平仍然很低。此外,还需要考虑基础设施、交通、通讯、文化和教育的投资需求。因此,


在目前的国力下,社会仍然无法集中更多的资金来改善环境质量,很难期望经济实力在不久的将来发展到足以解决环境问题。 (六)社会心理对环境质量的期望值不高

在不同的社会经济背景或不同的发展阶段,人们对环境质量有着非常不同的要求和选择;为环境付出的代价随着时间、收入、价值观等的变化而变化。中国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人们更关心通过生产满足各种基本消费需求 高一

一流的环境享受属于奢侈,环境意识淡漠。一方面,这会导致在生产过程中对环境造成更可避免的损害,另一方面,也会使治理和监督环境问题的社会动力变小。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ecebacc60a75f46527d3240c844769eae009a3f8.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