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核心素养下的初中古诗词教学策略探究

2022-11-12 00:11:17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语文核心素养下的初中古诗词教学策略探究》,欢迎阅读!
古诗词,素养,探究,语文,核心

语文核心素养下的初中古诗词教学策略探究

摘要:我以古诗词教学为突破口,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调查研究古诗词教学现状和学生学习现状,开展初中古诗词教学策略地实践研究。从注重诵读和拓展的课堂教学、基于学情的专题学习、常规诗词积累、丰富多彩的课外主题活动等方面,探究提高古诗词教学效果的策略,力求充分挖掘含蓄凝练、意境深邃的古诗词的文学价值和人文价值,全面提升学生核心素养,润泽生命。 主题词:核心素养 积累 诵读 拓展 整合教材

中国是诗歌的国度,从先民浅斟低吟《诗经》开始,古诗词就如同一条从远古走来的河流,生生不息,滋养了中华民族的审美和灵魂。初中生正处在汲取知识和奠基人生的关键期,充分挖掘古诗词中的教育价值,提升核心素养,润泽生命,是我们每个语文教师应该思考并研究的课题。 一、研究背景

20143月,教育部印发了《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教育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意见》,首次提出核心素养一词,并将它置身于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目标的基础地位。20169月,部编版义务教育教材正式开始使用,预示着新一轮的课程改革进入实践阶段。 (一)古诗词教学作用之大 1.古诗词是中华名族的文化瑰宝

古诗词是我国五千年传统文化凝聚出来的瑰宝,以语言精炼著称,其文字音律性强,语段格式工整,语篇意境深远,极具文学价值和审美价值,充分展现了中华语言的无穷魅力。

2.古诗词是提升核心素养的典范素材。

古诗词语言高度凝练,无论遣词造句还是修辞运用都是经过反复推敲的语言的典范之作,是我们在建构语言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积累素材;古诗词学习过程中,学生将阅读的直觉体验进行交流,从而达到发展思维的目的。 3.古诗词是滋养生命的不竭营养

所谓诗言志诗如其人,诗是诗人用来表达某种思想感情的,而这个感情是诗人性格及社会生活经验的具体体现。学生透过诗词语句意义,追寻诗歌所蕴含情感思想。古代诗人各处不同时代,各有各种性格特征,他们或想金榜题名,或爱国忧民;或乐观而闲适,或生性乐观而旷达;或沉迷于山水而自乐,或醉心于田园而怡然。

(二)教学现状之忧

初中学生正处于人生的花季,通过古诗词的诵读与鉴赏,可以从中吸收营养,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但是,在应考指挥棒的直接影响下,古诗词教学成为语文教学的短板,具体表现为:以背代教,因为古诗词考查内容为背诵默写,因此,很多老师占用学生大量时间机械背诵默写,学生除了考试拿分并无实际获得;模式僵化,教学只针对要学习的内容,从创作背景、字词句翻译、名句赏析、主旨分析、常考题型,把古诗词教学经验化、模式化。 二、研究准备

(一)理论学习,指导研究策略

首先,我仔细研读了《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教育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意见》,从宏观上初步认识核心素养一词,而后为了更为详细深刻理解心素养,我又分别反复阅读了张华的《论核心素养内涵》和王海明的《语文学科


素养的过程及培育路径》等相关理论解读文章,通过专家的解读,我对核心素养一词的理解终于从宏观到微观、从理论到实践有了全新的认识,并且四思考着古诗词教学与核心素养的关系。

(二)调查研究,了解学生现状 调查结果汇总如下:

学习兴趣:非常喜欢3.2%;比较喜欢15.7%;一般34%;不喜欢47.1% 最喜欢的诗人:杜甫、李白、王勃、白居易

学习古诗词的困难:读不懂、距离现实生活太远…… (三)制定策略,细化研究内容

研究目的:挖掘古诗词价值,提升学生核心素养,滋养生命 研究方法:理论学习、实践研究、对比反思

研究策略:古诗词课堂教学模式、课外古诗词阅读积累、古诗词相关活动 三、实践研究,古诗词教学策略

(一)打破套路,因文而异,注重诵读,强化拓展

传统古诗词教学模式固定、千篇一律,这使得原本鲜活、意蕴丰富的古诗词变得索然无味,因此,打破原有教学套路,根据文本不同价值灵活设计各种课型,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使得古诗词教学呈现生机勃发的生命力。

在古诗词教学中,强化诵读,在读中理解文意,在读中体味情感,在读中感受作品意境,从而提高语言感悟能力。在古诗词诵读课中,我借鉴特级教师余映潮提出的四读法:吟读——与诗人相遇;译读——与诗人同行;背读——品诗人笔法;说读——与诗人对话。

注重诵读的基础上,强调拓展阅读。在教学中,一方面将课内精读诗词与课外古诗词诵读有机结合,精读与拓展阅读互为补充。 (二)整合教材内容,进行专题学习

整体梳理六册教材,基于学生兴趣点和学情分析,设计并实施了系列专题学习,《走近李白》、《走近边塞诗》、《杜甫的爱国情怀》、《苏轼其人其词》、《婉约词派》等专题学习。

(三)调动学生积极性,坚持课前积累

我给学生布置了一项常规作业——积累古诗词。学生每天按照要求在《撷韵集》上积累一首古诗词,包括作者、诗作、简要评析和自我阅读感受。第二天课堂上随机安排学生全班交流,民主评价,每周评出最佳积累。 (四)激发学习热情,开展多种活动

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古诗词的热情,我鼓励学生群策群力,组织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古诗词课外活动。 三、研究反思

寒色初降,冬雪未至。平仄韵味,抑扬顿挫;诗词歌赋,山水人文。打开古文学习的大门,会惊叹于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对于古诗词教学的学习和探索,将永不停歇。在实践研究中,我一直在路上,回首昨日,积累了一些经验,也留下了些许遗憾,但更大的收获是思考。

核心素养视域下发展与提升古诗文鉴赏能力的实践研究,就是要确立以古诗文教学为突破口,提升学生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创新、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这些语文核心素养。让那些积淀着智慧结晶、浓缩着丰富情感、蕴涵着优美意象的古诗文滋养我们每一个中华儿女的生命。 参考文献: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efcfdb32c6da50e2524de518964bcf84b9d52d97.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