训诂资料

2022-03-25 19:01:19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训诂资料》,欢迎阅读!
训诂,资料

训诂:训,指用较通俗的话去解释某个字义,如人言为信。诂,指用当代的话去解释字的古义,或用普遍通行的话去解释方言的字义,如不聿为笔。训诂指解释古书中词句的意义。

训诂,也叫“训故”、“故训”、“古训”、“解故”、《论语》“子曰,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郑注“古字材哉同”。

〔四〕、正误的术语。凡有“字误”或“声误”而必须改正的,则用“当作”“当为”: ⑴字误 “解诂”,用通俗的语言解释词义叫“训”;用当代的话解释古代的语言叫“诂”。“训诂”连用,最早见于春秋时期鲁国毛亨注释《诗经》的书,书名叫《诗故训传“故”、“训”、“传”是三种注解古文的方法。训诂合用始见于汉朝的典籍。用浅显的话来说,训诂就是解释的意思,即用易懂的语言解 释难懂的语言,用现代的语言解释古代的语言,用普通话解释方言。

训诂的具体方式分为以下三类:

⑴形训:拿词形来解释词义叫做形训。

如: “血,祭所荐牲血也。从皿,一、象血形。” :用音同或音近的词来解释词义叫做音训。例如《说文》“天,颠也”

⑶义训”:直接说明词的含义,叫义训。义训三种:直训、转训、陈说



1直训:用同义词训释谓之直训。 如: 《说文》:诚,信也。

2转训:二字义不同,展转相通,谓之转训。如:

《诗·氓》“言既遂矣”,笺:“遂犹久也”。

3陈说:描述其事而义始明者谓之陈说。如: 《说文》云:兰,香艸也

●训诂常用的术语如下 〔一〕、说义的术语 ⑴“犹”《诗·硕鼠》:“爱得我直”笺:“直犹正也”。

⑵“之言”(凡说“之言”的,音义一定相通) 《诗·七月》“春日载阳”笺:“载之言则也。阳,温也”。

⑶“貌”(凡说貌是形容它的样子)

《诗·氓》氓之蚩蚩,传:蚩蚩,敦厚之貌。 ⑷属、别(凡说“属”或“别”的,是明其类别。 《说文》云:“秔,稻属” 也”。

《诗·芣苡》“薄言采之”传:“薄,辞也”。

〔二〕、拟音的术语。 ⑴读如

《吕览·制乐篇》“饬其辞令”注:“饬读如敕,饬正其辞令也。” ⑵读若

《说文》云:“宄,奸也。读若轨”。

〔三〕、改字的术语

⑴读为、读曰:凡说“读为”“读曰”的,就是换了另外一个字来解释词义。 ⑵古字某同,古声某同

⑵声误

训诂学的著作大体有两类 ⑴专门解释某部著作毛诗传疏》《论语注疏》《春秋左转集解》《韩非子集解》等。

⑵收集词语分类编排,进行解释的词典,如《尔雅》《方言》《释名》《广雅》等。

训诂学的源流(即指训诂学发生、发展及其变化的过程。

训诂萌芽于春秋战国时期。在文献正文中对词语进行解释。《左传·庄公三年》“凡师一宿为舍,再宿为信,过信为次。” 训诂学到汉代,确立了两种基本体式。一类是随文释义的注释,如《毛诗故训传一类通释语义的专著,如《尔雅》《方言》。这个时期的训诂,有了一定的体系和方法,表现出对词义研究的自觉性,成为真正的训诂学。

训诂学从魏晋南北朝到唐代,得到进一步发展。训诂内容从经部扩大到史、子、集各部以及佛经;出现了“义疏”这种新的训诂形式,如《广雅》《玉篇》

宋代到明代,“训诂学”衰落。宋明时期由于训诂成为“理学”的工具,打破了求实传统,走向衰落。

清代的训诂学有了空前的发展《说文解字注》《尔雅义疏》《方言疏证》等。

《尔雅》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解释词义的专著,也是第一部按照词义系统事物分类来编纂的词典。作为书名,“”是“”的意思,“”是”的意思,在这里专指“雅言”,即在语音、词汇和语法等方面都合乎规范的标准语。《尔雅》的意思是接近、符合雅言,即以雅正之言解释古语词、方言词,使之近于规范。

《方言》 :《輶轩使者绝代语释别国方言》简称《方言》,西汉扬雄着,是中国(也是世界)第一部方言比较词汇集,共13卷,总汇了从先秦代两个时代的方言。

递训:用意义相通的字依次辗转解释。如《庄子˙齐物论:庸也者,用也;用也者,通也;通也者,得也。

反训:用反义词解释词义。有些词古代含有相反两义,如""字有扰乱和治理两义。以""解释"",就是反训。

互文,也叫互辞,一种修辞方法。古文中对它的解


1释是:参互成文,含而见文”分为四类:

2对句互文;○3隔句互文;○4单句互文;○

订讹:最上乘的校勘,要明其致讹原因,用正本或理校订正讹误。

排句互文

义界:用一句或几句话来阐明词义的界限,对词所表示的概念的内涵作出阐述 或定义。

异文:



1.音乐中能触发和表现人们不同感情的不同音阶或调式;



2同书的不同版本,或不同书记载同物而字句互异:通假字和异体字;

3指不同的版本和经说; 4不同的文字。

:格式是“甲谓乙也”。使用“谓”时,被释的词放在“谓”的前面。“谓”一般用在以具体解抽象或以一般解释特殊的情况。 《离骚》:“恐美人之迟暮。”王逸注:“美人谓怀王也。”

犹:格式是“甲犹乙也”。使用时,解释者与被解释者是同义词或近义词的关系。《说文》:“雠,也。”段注:“凡汉人作注云‘犹’者,皆义隔而通之。”

当作、当为:用来表示声误和字误的。如:

《礼记·丧大记》郑注:“胥当为祝,字之误也、

读为、读曰:用本字本义来说明假借字,又称为“破读”。如:《诗经·卫风·氓》郑笺:“泮读为畔”。 《尚书·尧典》郑注:“时读曰莳”。

文言:是以古汉语为基础经过加工的书面语。加工主要有两种:省略美化



衍文即抄写、刊刻古书误增的文字。 造成衍文的原因:

1因两字形似而衍。

2因涉及上下文造成衍文;

3误把前人在古书上旁记的字当成正文。

错简:古书以竹简按次串联编成,竹简前后次序错乱谓“错简”。后用以指古书中文字次序错乱。

校勘:用同一部书的不同版本和有关资料加以比较,考订文字的异同,以考订其文字的异同和正误真伪。

校勘三原则:○

1存真○2校异○3日订讹。存真又分为求古本之真和求事实之真。

校异:罗列众本并同,校者不作是非判断。

其主要内容有:①误字;②脱字;③衍文;④错简。

校勘常用的四种方法 (

1对校法。即以同书之祖本或别本对校,遇不同处,则注于其旁。



2本校法。即以本书前后行文互校互证,以决择其异同,校正讹误。此法适于孤本自校。

3他校法。即以他书校本书。

4理校法。即在无祖本或他本可据,或数本互异,无所适从之时,以道理定是非的校勘法

《史记》三家注”《史记集解》(刘宋·裴骃注)《史记索隐》(唐·司马贞注)《史记正义》(唐·张守节注)

义训:汉语训诂学术语。指不通过语音和字形的分析而解释词义的释词方法.是训诂的基本方法。

特点:义训是以字义为主的训解方式,即用当代通行的语词解释古语词或方言词的意义。有别于音训及形训。不是从字形、字音,而是直接从实际使用的意义上来解释词义。义训是对形训和声训而言。古书中的注解和字书、辞书中的解释一般都是义训。 义训解释方式:古书中常用“某,某也”、“某谓之某”或“某曰某”。

类型

(一)同义词训释:略

(二)反义相训:即以反义词互相训释。如“乱,治也。”

(三)界:即采用下定义的方式来阐明一个词的含义。

义界就是用简要的语言将一个词所反映的事物的属性或特点揭示出来。

如“男子,先生为兄,后生为弟”(尔雅) (四)描述性释义:即对所释词所表示事物的性质、形状、性能等加以描述、比拟来解释词义。 如:狒狒,如人,被发,迅走,食人。(尔雅)

(五)推因: 即通过推求使用某些词的原因的释义方法。

如:南望荆山,北望汝海。(枚乘〈七发〉)李善注:称大海,大言之也。

古代义训的局限性 1前后不同义 2释义不通俗 3释义不具体 4义界不精确 5描述不详细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f1f1616448d7c1c708a1459d.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