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鹭·诗经注释讲解白话翻译

2023-03-25 06:05:2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振鹭·诗经注释讲解白话翻译》,欢迎阅读!
诗经,白话,注释,讲解,翻译

振鹭·诗经注释讲解白话翻译

【作品介绍】

《振鹭》是《诗经》里面《颂·周颂》中的一首古典诗歌。《毛诗序》所作的题解是:“二王之后来助祭也。”二王之后又是指谁呢?笺云:“二王,夏、殷也;其后,杞、宋也。”也有人认为此诗写的是一王之后即殷商之后微子来朝助祭之事,是周人对微子的赞美之词。

【原文、译文及注释对照】

《诗经·周颂·振鹭》译注

题解:宋微子朝周助祭。





振鹭于飞1一群白鹭冲天起, 1.:群飞之状。 2.(yōnɡ):水泽。 3.于彼西雍2西边泽畔任意翔。():到。止:语助词。 4.:恶感。 5.(yì):我客戾止3我有嘉宾来助祭,弃。 6.庶几:差不多,此表希望。 7.:长。终誉:亦有斯容。在也是洁白好衣裳。恒久的荣誉。 彼无恶4,在在那宋地没人厌,此无斁5。庶在这周地受称扬。几夙夜6,以谨慎勤勉日复夜,永终誉7

美名荣誉永辉煌。

S-013】振鹭

【题解及原文】周王宴请来朝诸侯时奏的乐歌,赞扬了客人的美好威仪和德行。

振鹭于飞,于彼西雍。我客戾止,亦有斯容。在彼无恶,在此无斁。庶几夙夜,以永终誉!

【注释】

1、振:群飞貌。《毛传》:“振振,群飞貌。雍,泽也。”《传疏》:“诗以鹭之在泽,兴客之朝周。宾住在西,故曰西。”

2、戾(lì):《传疏》:“戾,至也。” 3、斯容:好仪容。

4、斁(yì):《郑笺》:“在彼,谓居其国无怨恶之者;在此,谓其人来朝。人皆爱敬之,无厌之者。”《释文》:“斁,厌也。”


5、永、誉:《郑笺》:“永,长也。誉,声美也。”《传疏》:“永,终皆长也。以永终誉,犹云以介景福也。”

【白话翻译】

一群白鹭在飞翔,落到西郊水池旁。我的贵客来到了。仪容高洁真漂亮。他在本国无人怨,来到此地人敬仰。希望早晚勤国事,美名长保天下扬。

【讲解】

我国古代称国家为社稷,社是土神,稷是谷神,可见当时农业的重要地位。人民的生存依赖农业生产,政权的稳固也要以农业生产为保障。上古的西周,绝对是以农业为基础的社会,农业的收成在当时必然是朝野上下最为关注的头等大事。由于生产力发展的限制,当时农业基本上还是靠天收,《小雅·大田》所述“雨我公田,遂及我私”的喜悦以及《甫田》描写“琴瑟击鼓,以御田祖,以祈甘雨,以介我稷黍,以穀我士女”的迫切心情,便是最好不过的证明。并非每年都能获得丰收,因此,遇上好年成,自然要大肆庆祝歌颂。《丰年》应当是遇上好年成举行庆祝祭祀的颂歌。

诗序云:“《丰年》,秋冬报也。”报,据郑玄的笺释,就是尝(秋祭)和烝(冬祭)。丰收在秋天,秋后至冬天举行一系列的庆祝活动(“以洽百礼”),是很自然的。不过,这种活动(庆祝祭祀)恐怕不会是定于每年秋冬举行的,前面已经说过,当时不可能每年都获丰收,而此诗题为《丰年》,若在歉收乃至灾荒之年大唱颂歌,岂非滑稽的自我嘲弄?

诗的开头很有特色。它描写丰收,纯以静态:许许多多的粮食谷(黍、稌),贮藏粮食的高大仓廪,再加上抽象的难以计算的数字(万、亿、秭)。这些静态汇成一片壮观的丰收景象,自然是为显示西周王朝国势的强盛,而透过静态,读者不难想像静观后面亿万农夫长年辛劳的动态。寓动于静之中,写来笔墨十分经济,又给读者留下思想驰骋的广阔天地。不过,在周王室看来,来之不易的丰收既是人事,更是天意,所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丰收归根结底是上天的恩赐,所以诗的后半部分就是感谢上天。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f3a062b7971ea76e58fafab069dc5022aaea46f9.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