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2023-02-03 08:29:1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小学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欢迎阅读!
道德与法,中学生,养成,良好,习惯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学生良好行为

习惯的养成

摘要:小学阶段对学生进行道德与法治教育,除了教授学生学科相关知识,还应注重塑造学生健康人格、优秀品质与培养良好行为习惯,使学生在道德与法治学科教育引导下实现全面、稳定、健康发展。小学生处于各项行为习惯培养的重要阶段,教师发挥道德与法治学科教育优势,采取科学方法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使学生真正受益于道德与法制教育

关键词: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良好行为习惯

对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是学校和家庭教育都应密切关注的问题,从学校教育分析,道德与法治学科富有丰富的、针对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教育指导内容。教师在教学中需联系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实际,丰富教学内容,使学生树立良好行为习惯培养意识,落实于日常学习与生活实际,能以道德与法治所学促进自身良好行为习惯培养,发挥学科积极教育价值,促进小学生健康成长。

一、道德与法治之于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的积极作用 ()为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培养提供教育阵地支撑

小学阶段教育对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除了教师在日常教育工作中以语言进行规范提醒,以行动强化习惯培养,还需要有专门的学科能够细化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目标,给予教师培养学生行为习惯培养具体策略指导,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顺应对学生习惯养成的教育需求,为教师进行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培养工作提供教育阵地,使得教师的教育工作被强力支持。因为小学阶段学生成长过程中会发生各种不期而遇的问题,以道德与法治学科为指导,使得教师的教育有法可依。

()以学科指明学生行为习惯问题,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

[1]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内容既包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理念,也非常关注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能够指出学生在不同发展阶段容易遇到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有具体指导方案。可以说,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关注学生本身发展,学科体现“以人为本”的重要教育理念,处处对教师学科教育以积极提醒,为教师设立预警,使教师及时发现学生习惯养成方面哪里出现问题,为教师提供育人宝典,辅助教师科学、有效开展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工作。以道德与法治学科教育开启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新篇章,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健康发展。

二、以小学道德法治教学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策略

()结合教材内容,引入生活化实例,树立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意识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若想实现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目标,应引入生活化实例,使学生结合教材内容联系生活实际,树立自身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意识,可从正、反两方面举例,既引发学生深入反思,又以实例提醒自己日常良好行为习惯该如何去养成,这远比教师仅以教材知识单一化传授习惯养成方法、培养意识更显教育效果。以道德与法治小学四年级中“与班级共成长”为例,教师与学生互动学习与探讨我们的班级有好的地方,也有不好的地方,从学生行为习惯方面举例,体现班级好的地方:学生仪容仪表规范、整洁,班级卫生保持良好,大家午餐不浪费等;不理想的方面:个别学生上课注意力不集中,东张西望,影响他人。有的学生作业完成度不好等。教师从学习与生活两个角度出发,与学生共同进行“我的班规我们定”活动,着重于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使学生自愿遵循自己定的规则并坚决实施,从而实现学生良好行为习惯有效培养。

()丰富课堂教学活动,以实践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

结合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内容,教师本着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目标,丰富课堂教学活动,使学生在亲身参与实践中强化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意识,并有能力、有意志坚持习惯养成。以“网络新世界”内容为例,教师结合当前小学生生活、学习现状,引导学生参与话题互动,从“网络的利与弊”话题探讨中反思自身是否存在过于依赖网络产品等不良习惯。加以“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内容学习,使学生明确我们可以利用网络辅助学习,养成善于借助网络资源提升学习

[3]

[2]


效果的良好习惯,同时我们坚决杜绝从网络中窥探不文明、不和谐内容,这有碍于我们身心健康发展,如沉迷网络游戏、看暴力黄色信息等不良习惯,应坚决禁止。通过学生的积极讨论,分析网络下我们的生活、学习习惯问题,进而提升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培养意识。

另外,教师注重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激励,使学生更积极主动进行良好习惯养成训练。如针对之前行为习惯存在问题的学生,经过一段时间调整,做出了积极改变,养成了良好行为习惯,从以前的起床拖延、上课迟到转变为早睡早起,按时到校的好习惯,对于学生在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方面做出的努力教师要给予积极回应,使学生有信心和毅力坚持良好行为习惯养成。

结语:通过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师引导学生结合学科所学与实践参与积极反思自身学习与生活,意识到不良行为习惯的危害,严格要求自己积极做出改变,实现对学生良好行为习惯有效培养。

参考文献: 1.

王和勇, 王晶晶.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J]. 西部素质教育, 2019, 005(005):85-85.

2.

黄少微.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分析[J].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9(13):79-79.

3.

钱婷.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学生倾听能力的培养[J]. 课程教育研究, 2019(20).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f467f818925f804d2b160b4e767f5acfa1c78387.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