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中“燕”与“雁”的区分

2022-11-25 00:18:1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古诗词中“燕”与“雁”的区分》,欢迎阅读!
古诗词,区分,燕”与



古诗词中的区分

古诗词中由于读音相同,学生书写时常常弄错,针对这种现象对这两个字从出现的季节和内涵上做了区分。



标签:新燕;新雁;诗歌

著名语文教育家于漪说:优秀的诗词像种子一样,有顽强的生命力。他们破土而出后,和芳香的空气融合。今天我们学习古诗词,咀嚼、体会、感悟,仍然能徜徉在美妙的意境之中,嗅到他们散发出来的芳香。因此,对于古诗文的学习也显得尤为重要。进入九年级复习阶段,大量的古诗词需要背诵默写,而在默写的过程中我发现学生特别容易把这两个字混淆,由于读音相同,书写时常常弄错。



比如,在默写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时把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新燕写成新雁。又如,默写范仲淹的《渔家傲·秋思》时把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中的写成。看到这样的错误频频出现时,为了帮助学生正确区分,我对这两个字从出现的季节和内涵上做了如下区分。



燕子是春天的使者,在春天经常出现,它轻柔、活泼,象征了春天的生机勃勃。所以,在很多描写春天的诗歌中出现。如,学生容易写错的句子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中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就很容易让人想到春天到来,一派生机勃勃的美好景象。作者借燕子、早莺抒发了心中春天到来的无限喜悦之情,又表现了作者对春天万物更新的赞美。此外,还有杜甫的《水槛遣心》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孟浩然的燕子家家入,杨花处处飞,刘禹锡的冈头花草齐,燕子东西飞等诗句表现了燕子轻柔、活泼,都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春天的无限生机。



在描写春天的诗歌当中,也有例外,如,王湾的《次北固山下》这是诗人在一年冬末春初时,由楚入吴,在沿江东行途中泊舟于江苏镇江北固山下时有感而作。诗中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则指的是北归的大雁意指一群北归的大雁正掠过晴空。雁儿正要经过洛阳的啊!诗人身在南方看到大雁向北飞去想起了雁足传书的故事,还是托雁捎个信吧:雁儿啊,烦劳你们飞过洛阳的时候,替我问候一下家里人。这首诗写在早春时节但全篇借大雁笼罩着一层淡淡的乡思愁绪。



雁是秋天的先知,它常在秋日的高空成队出现,衬以秋天的萧瑟气氛,愈显一种苍凉的壮美。当我们吟咏起范仲淹的《渔家傲·秋思》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时,看到大雁南飞避寒,没有半点恋意从而感受到了边塞的悲凉、壮阔,同时也引发了将士们的思乡却不得归的惆怅。孟浩然的《早寒有怀》落雁南渡,北风江上寒中描写的时令已经是深秋,大雁已经南渡,诗人睹物伤情,不免想到故乡,引起了思乡之泪,表达的同样也是游子漂泊思乡之情。王维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又暗含多少只身出塞的人的寂寞和被贬的惆怅?李




白的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高适的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又颇显秋天的苍凉。



雁作为传送书信的使者在诗歌中的运用也很普遍了。李清照的《一剪梅》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写萧疏秋意的时节词人看到大雁飞过,而自己却无缘读到锦书表达了对丈夫的思念之情。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虽是在早春时节,但更是借归雁传递书信的典范。



因其春天归来,轻巧、活泼、富有生机多出现于描写春天的诗歌当中,象征一些美好的事物。因其秋天往南飞常寄托对故乡的思念,多出现于秋天的诗歌当中,渲染一种悲凉的气氛。通过此番辨析不但让学生正确区分了我们课本中常出现的的使用,还激发了同学们学习古诗词的热情。只要我们平时多加留意,就一定能正确地引领学生在古诗词的海洋中畅游。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fbce2a19ff4ffe4733687e21af45b307e871f9fd.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