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饭圈文化”的现状、特点及应对策略

2022-12-17 10:29:1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青少年“饭圈文化”的现状、特点及应对策略》,欢迎阅读!
青少年,应对,现状,特点,策略

青少年“饭圈文化”的现状、特点及应对策略

青少年“饭圈文化”的现状、特点及应对策略作者:郭洁瑶 来源:《科学导报·学术》2020年第44

;要:青少年“饭圈文化”具有圈层化、仪式化、资本化的特点,在发展过程中出现崇尚娱乐与主流价值背离、盲目迷恋导致价值观狭隘、模仿行为导致非理性消费等问题。本文通过发掘明星内在品格的正向引导作用、构建理性主体意识,坚持主流价值与多元崇拜相统一三方面提出应对策略。

关键词:饭圈文化;主体意识;圈层化 一、青少年“饭圈文化”的理论内涵 (一)“饭圈文化”的概念由来

“饭圈”一词指的是粉丝对自己所在粉丝群体的称呼。“粉丝”由英文单词“fans”音译而来,“fan”一词在《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中释义“enthusiastic admirer or supporter ;of ;sb./sth.”,即对某人或者某痴迷的仰慕者或支持者。“fan圈文化”即饭圈文化是在互联网背景下不断发展起来的一种文化,粉丝由于共同的崇拜对象而被联结在一起,依托互联网与明星进行线上线下的互动及交流,粉丝以明星为载体进行符号编码并进行意义解构,使其形成区别于其他圈层的运作方式及组织形态,并在此基础上形成所在圈层独特的文化交流与传播方式。在我国,追星群体多集中于十几岁至二十几岁的年龄,因而饭圈文化也被认为是青少年的一种文化,由于并非所有青少年都追星,因而也被称为青少年亚文化。

(二)青少年“饭圈文化”特点

1.圈层化。霍尔提出的编码理论对饭圈文化的这一特性产生深远影响。如前所述,粉丝并非被动受众,由于对明星的热爱,他们会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生产文本,对文本进行编码、解码,以此与明星产生更深的联结,形成区别于其他圈层的文化及符号。文本的生产与意义解读,是饭圈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意义只有深入该饭圈的人才能理解,其他圈层的人很难融入其中。比如,2019年热播偶像剧


《亲爱的,热爱的》男主李现的粉丝称呼其为“现男友”,粉丝名叫“天线宝宝”,应援口号为“最好的李,就是现在!”。女主杨紫的粉丝名叫紫米。杨紫的应援色是紫色,应援口号用了她的名字的谐音,“全心全意,紫因有你”。此外,饭圈内会及时清理不忠粉,比如轻信对明星不利的话,擅自上传明星未精修的“生图”或者“丑照”等行为会被圈内粉丝认为不忠于明星,甚至可能会被清理出该饭圈。再如张雨绮粉丝因不满“乘风破浪的姐姐们”节目组为其明星设计的装扮,熬夜为张雨绮P图,拯救明星造型。可见,饭圈也需要遵守一系列规则来增强自我及群体对明星的认同。此外,现在许多大型媒体节目,PK环节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fc72ca06e1bd960590c69ec3d5bbfd0a7956d59b.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