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糖尿病的心理

2022-11-26 06:17:18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妊娠期糖尿病的心理》,欢迎阅读!
妊娠期,糖尿病,心理

妊娠期糖尿病的心理

作者:暂无

来源:《糖尿病新世界》 2014年第2



/依貂

发现糖尿病,不仅要注意饮食、运动、用药,心理因素也很重要。因为糖尿病有不同于其他疾病的特点:

1.目前尚没有根本解决的疗法,只是长期控制血糖和对症治疗。

2.治疗有赖于病人的密切配合,长期要求病人改变多年所养成的生活习惯和行为模式

3.并发症多,没有一个器官、系统和代谢过程完全免除其影响。

4.病情易波动,有时甚至可发生酮症酸中毒和昏迷等。

总之,糖尿病人的心理变化是一种复杂的过程。当糖尿病人被确定疾病后,在情感上就发生激烈变化,首先精神上受到伤害,产生各种不稳定的情绪即为自己患上糖尿病感到紧张而不安;对糖尿病的多并发症感到恐惧而绝望;对糖尿病的基本知识希望全面了解;对患病后在饮食、生活、交际等方面皆改变了原来的习惯感到易怒而抑郁。出现了紧张感、恐惧感、忧虑感。糖尿病人当久病多治时,就会认为糖尿病易出现多并发症,对身体危害大,想治愈困难,故易产生对疾病防治失去信心而感到悲观失望;对糖尿病还无并发症出现时,认为病情发展缓慢、病情稳定,故对疾病放松了常规综合治疗,从此产生麻痹而无关紧要的思想。

妊娠期糖尿病

原本并没有糖尿病的妇女,于怀孕期间发生葡萄糖耐受性异常时,就称为“妊娠糖尿病”,可能引起胎儿先天性畸形、新生儿血糖过低及呼吸窘迫症候群、死胎、羊水过多、早产、孕妇泌尿道感染、头痛等,不但影响胎儿发育,也危害母亲健康,因此怀孕期间检查是否有糖尿病是很重要的。

近年来,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2型糖尿病发病趋势升高并呈现年轻化;另一方面,不少孕妇吃得多且精,而活动少,这是妊娠期得糖尿病的重要原因。妊娠可促使隐性糖尿病变为显性,在妊娠期,体内拮抗胰岛素的激素(垂体前叶激素与肾上腺皮质激素)水平增高,内分泌变化都会对糖代谢产生一系列影响,尤其当孕妇胰岛功能储备不足或胰岛素分泌降低时,将会发生妊娠糖尿病。

妊娠糖尿病之孕妇有可能在下次怀孕时再发生,如果再次怀孕应及早告知医生并作检验。曾罹患此症之孕妇,中老年后出现糖尿病的机率比正常妇女高,故产后应设法维持适当的理想体重及保持规律的饮食、运动习惯,并定期检验血糖值。

与罹患妊娠糖尿病相关的因素有:种族、糖尿病家族史、肥胖、过去有不明原因的死胎或新生儿死亡、前胎有巨婴症、羊水过多症及孕妇年龄超过30岁等。若具有以上危险因素条件之一的孕妇,您更应重视妊娠期间糖尿病的筛检。

糖尿病是由多种病因引起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紊乱。高血糖是由于胰岛素分泌或作用的缺陷,或者两者同时存在而引起。虽然患糖尿病日久可引起多系统的损害,导致眼、肾、神经、心脏、血管等组织的慢性进行性病变,引进功能缺陷及衰竭。只要发现及时,做好日常


的生活护理,施以合理的治疗措施,一般是可以缓解症状、延缓并发症发生的。但在糖尿病的几个类型中有一类将会对两代人的健康甚至是生命造成威胁,这就是妊娠期糖尿病(GDM)。医学上对妊娠期糖尿病的界定是:在确定妊娠后,若发现有各种程度的葡萄糖耐量减低(IGT)或明显的糖尿病,不论是否需用胰岛素或仅用饮食治疗,也不论分娩后这一情况是否持续,均可认为是妊娠期糖尿病。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心理

妊娠糖尿病和糖尿病妊娠孕妇一般都担心宝宝是否健康,疾病会不会对孩子造成影响,这时最容易出现抑郁、焦虑、恐惧等精神或心理问题。那么,如何克服孕期的心理问题呢?对妊娠糖尿病孕妇来说,突然被确诊为妊娠糖尿病,往往缺少心理准备,会表现得恐惧和焦虑。糖尿病妊娠妇女则担心胎儿会出现畸形或某些并发症,所以他们的压力一般都很大。最常见的表现是情绪低落,不喜欢与人交往,遇事爱发火,而且考虑问题较悲观。这一时期的孕妇,一定要注意以下几点:

1.坚持治疗原发疾病。积极控制病情,将血糖控制在理想范围内。

2.用转移法来调整情绪。糖尿病妊娠确实可能影响孩子,但是否出现重大疾病不是孕妇个人可以掌控的。孕妇不要在这方面较真儿,应把注意力转移到别的事务上,注意多活动、多锻炼。

3.加强糖尿病教育。从正规渠道获取更多的相关知识,如孩子可能出现疾病的几率是多少。因为此时患者最关心的是疾病对孩子的影响,如果糖尿病知识普及了,患者了解知识,用科学知识武装自己,知道自己应该注意什么,就会从焦虑中解脱出来。

4.家属要配合,允许孕妇情绪的发泄。孕妇突然患妊娠糖尿病,肯定会紧张害怕,有顾虑很正常。这时候家人不要堵她的嘴,要给她说话的机会,让她把不良情绪发泄出来,要允许她诉说,家人一定要抽时间听她诉说,等她发泄过后,家人要耐心开导。对妊娠糖尿病的孕妇来说,把焦虑宣泄出来就是很好的疏导。

5.孕妇在产后也应注意情绪控制。产后要多活动,及时投入到自己照顾孩子的活动中。孩子和母体分开后,需要培养教育,家务事也增加了很多,如果所有的家务事都让别人来干,自己大松心、“大撒把”,反而容易变得过于关心自己,造成抑郁、焦虑。所以把自己奉献给家庭,全身心地投入到家务和对孩子的关注中,是非常好的情绪宣泄方法,而且还有利于母婴的交流和家庭的和睦。

温馨提示

妊娠期糖尿病的孕妇分娩后多数能恢复正常,糖尿病症状消失,预后良好。据研究在产后

68周检测空腹血糖和进行葡萄糖耐量试验,大约只有8%葡萄糖耐量异常,2%转为2型糖尿病。

即使复查血糖和葡萄糖耐量恢复正常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也应视为糖尿病高危人群,产后仍应适当控制饮食,加强运动,防止发展为2型糖尿病。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feb868d028f90242a8956bec0975f46526d3a7e5.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