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欣赏《春天音乐会》教学设计

2023-03-23 08:00:19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小学音乐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欣赏《春天音乐会》教学设计》,欢迎阅读!
下册,教学设计,音乐会,单元,春天

第二单元:春天来了

第四课时 欣赏《春天音乐会》 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为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四课时,欣赏《春天音乐会》 (1)教材分析

《春天音乐会》是一首童声齐唱歌曲,全曲为单二部曲式,它大调。歌曲每个乐段由四个乐句组成,旋律轻快、活泼。歌词采用拟人化的创作手法,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歌词中衬词的运用新颖活泼,充满童趣。

教材所呈现的8小节节奏,是编写组根据歌曲的歌词内容而编创的,与歌曲的节奏并不完全相同,这一点教师在教学中应特别注意。

8小节节奏外,教材还呈现了多幅描绘春天的图片并配上象声词。如春雷“轰隆隆”春风“沙沙沙”、冰雪融化“叮咚叮咚”、小溪流水“哗啦啦”、蜜蜂辛勤忙碌“嗡嗡嗡”、拖拉机春耕“突突突”、青蛙欢唱“咕儿呱咕儿呱”等。

结合欣赏《春天音乐会》可以小组合作的形式,用人声或其他声音材料表现春天的场景,赞美春天的美好。

(2)教学建议

1这是一首描写春天景色的齐唱歌曲,欢快、活泼,教师应启发学生的情绪,使学生有强烈的参与表现的愿望。在熟悉歌曲之后,教师可让学生随录音轻声哼唱歌曲。

2聆听歌曲时,可根据歌曲的节拍特点,设计一些声势动作随音乐参与表现,以激发学生用身体动作感受、表现歌曲的兴趣。


3听赏歌曲时,还可要求学生用打击乐器或人声参与表现。如,“嘀嗒嘀嗒”用双响筒或响板表现,“沙沙沙沙”用沙槌表现,“轰隆隆隆隆”用铃鼓表现,“哗啦啦啦啦”用串铃表现。

4教学时教师应引导学生寻找春天的声音,创设春天的场景。可以将这些表现春天的声音整合进去,并用串词连接起来,增强声音编创的艺术表现力。

二、教学目标

1.欣赏歌曲《春天音乐会》,感受歌曲轻快、活泼的情绪;能随录音哼唱歌曲;能用声势

动作和打击乐器参与歌曲表现。

2.能与同学合作,用人声或其他声音材料表现春天的场景。 三、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聆听音乐,感受音乐情绪,并能展开一定的联想。 难点:使用打击乐器参与表现音乐 四、教学活动 1.欣赏歌曲

(1)初步聆听歌曲。教师设问:歌曲中,有哪些声音参加了春天音乐会的演出,春天音乐会的指挥是谁?(引导学生关注歌词)

(2)教师应指导学生由易到难设计声势动作,随音乐参与表现。 声势动作设计参考如下。 第一种:

4/4 X X X X ||

跺左脚 拍手 跺右脚 拍手 第二种:

4/4 X X X X X X ||

拍手 左右 拍手 左右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fee9cfe6fe0a79563c1ec5da50e2524de518d0d6.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