析黎锦晖儿童歌舞剧《葡萄仙子》及其教育价值

2023-04-21 17:06:1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析黎锦晖儿童歌舞剧《葡萄仙子》及其教育价值》,欢迎阅读!
歌舞剧,仙子,葡萄,及其,价值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析黎锦晖儿童歌舞剧《葡萄仙子》及其教育价值

作者:蔡依璇

来源:《黄河之声》2019年第11

要:黎锦晖是一位活跃于我国20世纪20年代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的音乐家。五四时期的音乐思想受文化启蒙思潮的影响,开始着眼于中国儿童歌舞音乐走什么样道路的问题。黎锦晖所创造的《葡萄仙子》这部儿童歌舞剧的主题思想是保护劳动果实,对儿童的美感教育有着积极意义。同时,黎锦晖把他所独创的儿童歌舞音乐赋予了教育功能,让儿童在学习音乐歌曲中感受美好的生活,这种教育功能是非常可贵的。 关键词:创作背景;教育功能;儿童歌舞剧 一、黎锦晖音乐创作背景 (一)推广国语的契机

黎锦晖在求学的过程中积淀下中西合璧的文化底蕴,同时在兄长黎锦熙的影响下参与了宣传国语的运动,并为此着手研究语言学和编写国语教材。为更好宣传国语运动,他积极接受民主、科学的新文化思潮,同时学习语言学”“音韵学等学科知识,有助于他的音乐创作和中国语言学研究。在学习语言的同时,黎锦晖还特别注意研究戏曲等传统音乐的奥秘,经常向曲艺界著名艺人讨教,也经常去一些相关地方收集民谣小曲等原始音乐素材。这些都有利于他对民间传统音乐的素材积累,为日后儿童歌舞音乐的创作打下基础。 (二)新文化运动的熏陶

五四新文化运动思潮对黎锦晖音乐创作道路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这些新思想使他对新生事物有着非常浓厚的探究欲望。改革创新意识是黎锦晖通过五四新文化思想熏陶下形成的思想意识。他认为,的东西不能说都是好的,但就算失败,也比旧的有价值。这是黎锦晖一生敢于创新的重要思想基础。 二、儿童歌舞音乐

黎锦晖的音乐创作活动开始于五四运动之后。五四运动时期,爱国知识分子提倡科学民主,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追求个性解放。黎锦晖致力于推广国语的运动,同时选择了服务于儿童教育音乐创作道路。他为儿童教育服务写出的音乐作品,主要分为修身、爱国、益智、畅怀四类,划分年级,配定教材。黎锦晖最初编写语文教材时常配有注音字母,他后来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许多儿童音乐作品的歌词如《老虎叫门》《空中音乐》等,都曾是语文课文。所以,语文与音乐相融合是日后黎派音乐创作中文学音乐同步发展这个特色的重要体现。 三、童话般的儿童歌舞剧《葡萄仙子》

儿童歌舞剧主要反映儿童的生活,多采用儿童喜闻乐见的童话或神话题材,运用诗歌、音乐、舞蹈及简单的服装、道具等综合艺术手段,把带有戏剧性的故事情节表现出来。 《葡萄仙子》这部儿童歌舞剧的主题思想是保护劳动果实。这是一部充满童话色彩的歌舞剧,登场的人物有葡萄仙子、大自然的五位仙人(雪花、春风、雨点、太阳、雨露),五只小动物(喜鹊、甲虫、山羊、兔子、白头翁鸟)以及哥哥、妹妹等人。音乐和歌词都浅明易懂,切合儿童心理,主要渲染人与人之间亲爱、仁慈、礼让的品质。登场人物和剧情的编排也有利于儿童增长知识,对儿童的美感教育有着积极意义。

以下,用几场具有代表性的歌腔为例浅析儿童歌舞剧《葡萄仙子》。 (一)第一场 仙子的心思

这首《心声》是葡萄仙子感叹美好春天来临的一首十分动人的自创儿歌。这首儿歌旋律优美抒情,节奏规整易学,适合儿童演唱。歌词内涵浅显易懂,使儿童能够明了这首歌曲所描述的画面。云儿在天空中飘着,淡淡的阳光透过云层照射到大地上,大地上有一排短篱笆,还有一条小路弯弯曲曲地绕向远方。多美的景色!原来这就是春天的气息!冬季刚过,葡萄仙子便预备排芽、发叶、开花。 (二)第六场 小小的果儿

这一场的歌曲曲调来源于德国作曲家韦伯的歌剧《自由射手》中的《伴娘之歌》。歌曲中白头翁为了吃到葡萄仙子的葡萄,唱出了这样一段别致的歌曲,歌词写的富有诗意,歌词和曲调结合的非常紧密,唱起来郎朗上口,生动形象地表达了白头翁想要吃到葡萄的迫切心情,并将这个情意表达得错落有致。 (三)第七场 甜美的赠予

这一幕中哥哥妹妹等的唱段,是根据中国民间歌剧谱《太子弃楚》填词。《太子弃楚》又称《呆子吃醋》,也是湖南花鼓戏中的双川调。黎锦辉对双川调非常喜爱,除了《葡萄仙子》中采用了之外,在时代曲《卖花词》中同样也采用了这个音乐素材。这一段歌曲主要描述的是葡萄仙子的果子熟了,小孩子們向她要果子吃,她没有像之前那样推辞,反而立刻就准许了,并且说:我辛辛苦苦结的果子,就是为了你们小朋友啊。可见,整个剧情到这里得到了升华,紧扣住了黎锦辉为儿童创作歌舞剧的动机。 四、儿童歌舞剧《葡萄仙子》的音乐思想与教育意义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黎锦晖创作儿童歌舞音乐的指导思想是学国语最好从唱歌入手,那么他的这个指导思想是怎样在这部儿童歌舞剧《葡萄仙子》中体现的呢?

首先,黎锦晖贯彻的是平民音乐理念,这就决定了他的音乐作品素材通常都是从民间曲调和民间小曲中搜集,符合广大群众的审美感知和语言特点,使得他的音乐作品都郎朗上口,非常有利于传播。例如在第一场仙子的心思中的歌曲《心声》,就是黎锦晖结合民间曲调自创的一首作品。

其次,在五四时期这个崇尚外来思想文化传播的时期,黎锦晖以兼容并包的心态接纳这些外来的音乐文化。所以,他的音乐是跟随时代的步伐一致前进的。例如第四场青青的茂叶中的《再会》和第六场小小的果儿中的《少年时》,就是他利用外国作曲家的音乐作品改编音乐作品。

总之,黎锦晖把他所独创的儿童歌舞音乐赋予了教育功能,让儿童在学习音乐歌曲中感受美好的生活,并在学习歌曲的同时推广国语,让儿童在学习歌谣的时候将国语学好,这种教育功能是非常可贵的。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06c9f261dfccda38376baf1ffc4ffe473368fdbd.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