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有效策略

2022-08-07 03:40:1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浅议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有效策略》,欢迎阅读!
作文,语文,策略,有效,小学

浅议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有效策略

要:作文是语文学习的一大重点,无论是日常考核还是日常运用,作文对于学生的学习发展都有深远的影响。语文作为一门语言学科,良好的写作水平不但对于培养学生的语言基础能力与文字应用能力有很大的帮助,而且还能够不断促进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的养成。本文结合新课标对小学语文要求,重点就小语文的写作教学展开阐述。

关键词: 小学语文 作文教学 指导 学生 有效策略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学生作文技能的提升不是天生俱来的,也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学生自身不断积累、不断探索、一点一滴提升的。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在小学语文写作的教学过程中,结合写作教学实际与学生实际,及时转变与更新写作教学思维与观念,通过积极创新有效教学方法,以提升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有效性。

1.

构建开放性的教学课堂,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兴趣是一个人学习的动力,也是学习过程中最好的老师。作为小学语文教育者,只有让学生拥有学习的兴趣,学生才能够积极地参与学习任务,那么在写作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就需要让学生先生成写作的兴趣。在开展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也要关注学生心理,每一个年龄阶段的学生,其兴趣爱好等都不相同,教师可以建立在学生兴趣爱好的基础上进行教学方法的创新,通过兴趣爱好来引导学生进行作文学习,这种情况下能够使学生感受到作文学习并不是一种负担。不仅如此,建立在学生实际心理的基础上创新作文教学方法,还能够激发学生作文学习热情,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以及主动性,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写作过程中,实现自主学习,以此能够有效提高作文教学效率。例如,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难忘的第一次”这一教学内容写作的过程中,就应该加强与学生实际生活的联系。教师在授课之前应该让学生确定自己想要写什么事。是自己第一次做饭,第一次给爸妈倒水、洗脚,还是第一次独自睡觉?让学生根据自己的


实际生活经历组织写作的内容和提纲,进而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作文教学创新最首要的任务在于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和积极性。对此,教师在进行写作教学时,可以构建开放性的写作教学课堂,尊重并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写作潜能及对作文学习的积极性。

重视学生阅读习惯的养成,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

语文是一个庞大的知识体系,语文教学除了课本知识之外,也要引导学生认识到课外五彩缤纷的语文世界,让学生能够不仅仅学会一些基础知识,更学会一些学习的方法,阅读的能力。作为一门语言学科,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写与读,可以说写作和阅读是不可分割的,阅读是写作的基础,是写作的目的。良好的阅读习惯培养有助于小学生写作思路的拓展。广大小学语文教师日常要注重相关素材的积累,在写作教学的过程中融入一些学生感兴趣的元素,推荐一些优秀的作文,以此来提高学生阅读的兴趣。因为学生阅读的文章越多,掌握的词汇量就越多,积累的素材多了自然就能写出好的作文,也可以说为写作打下扎实的基础。如在《寓言二则》的教学过程中,小学语文师就可以适当的以此进行拓展,为学生推荐其他的寓言故事或者是其他一些相关的事例。同时教师还应该指导学生一些阅读的方法,使得学生养成边读边写的良好的阅读的习惯。阅读能够为学生积累更多的好段、好句以及好词,进而在实际的写作的过程中能够灵活的将其使用。

三、借助思维导图的教学策略,帮助学生优化写作思路

在小学语文实际教学中,经常发现小学生的写作思路较为混乱,对于这样的问题必须要及时的解决,提高小学生写作的热情与激情。思维导图是一种很好的策略可以让小学生的思维具有条理性,该策略是以图画的形式将复杂的知识点分条进行梳理、总结。这样做的目的不仅可以让知识变得直观,而且还可以让小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深刻的印象。基于此,教师在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应当积极主动地使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与思维导图相互结合起来,从而引导学生对写作思路进行理顺。例如,教师引导学生对“我的妈妈”的作文进行写作的时候,就可以使思维导图与写作教学相融合。首先,教师对学生说:“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的作文题目是《我的妈妈》,你们会怎么写呢?下面,请大家利用思维导图对自己的写作思路进行梳理。”其次,学生们一边对《我的妈妈》的作文题目进行分析,


一边仔细地绘制思维导图。在学生进行绘制的时候,教师积极主动地对学生进行指导与引领。有的学生以“我的妈妈”为中心,并用一个圆圈把“我的妈妈”圈起来,向周围延伸出“外貌、性格、爱好、语言、行动”等分支;还有的学生以“妈妈”为中心,进行思维的发散,向周围画出“妈妈的性格特点、妈妈的言行举止、妈妈与我”等分支。再次,教师让几名学生把自己绘制的思维导图进行展示。在展示的过程中,学生们表现得十分热情主动。

综上所述,在开展小学语文写作教学时,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积极地行动起来生成更多的感受,养成阅读的习惯,进而让学生搜集更多的信息,这样才能生成写的能力。作为小学语文教师,需要通过上述方法强化对学生的指导,能够不断的激活学生的想象思维,注重积累,挖掘出丰富多彩的写作素材,以全面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写作水平。

参考文献:

[1]陈丁.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方法的创新之我见[J].小学语文课程,201845):109-110.

[2]杨宇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方法的创新研究[J].语文周刊,201801):143-144.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0a225223ab114431b90d6c85ec3a87c240288a39.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