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道德与法治新教材中如何运用体验式教学

2022-04-30 07:56:38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浅谈小学道德与法治新教材中如何运用体验式教学》,欢迎阅读!
道德与法,运用,教材,体验,小学



** 市小学《道德与法治》农村教师教课比赛暨讲堂有效教课商 会上,我听到市教科院余民老师在评课时谈到一个看法:体验活动 不要太多,太多就有了无效的活动。这个看法让我特别有触动,从过 去道德讲堂到此刻道德与法治讲堂,老师们关于体验式教课法都是情 有独钟,一方面原由是道德自己是不可以说教的,另一方面体验式教 课能让讲堂重生动。因此老师对体验式教课掌握不好,过分无效便成 了常常性问题。那么怎样在重视体验教课的状况下,掌握好体验学习 的度呢?我个人思虑总结了几个小策略,抛砖引玉和大家商讨。

1

体验式教课要复原生活,切合逻辑 体验式教课的“效度”第一是站在学生的角度设计教课环节,做到 “以生为本”。依据部编教材编写特色, 体验式教课要依据小孩生生 路径,利用他们已有的生活经验,依据小孩成长与发展的生活逻辑和认 知规律。创建出实质的或重复经历的情境和时机,使学生在亲历的过程 中理解并建构知识、发展能力、产生感情、生成行为。

《爱惜公物》中有个体验式环节,文老师要修业生在假定的没有 子椅子的状况下,在书籍上写字。这个出发点是感觉生活离不开公 物,发现公物的重要性。可是这样的体验是不切合生活逻辑。孩子的 逻辑是哪怕没有课桌椅也要找一个着力点靠着写,由于二年级孩子书 写技术还没有完整掌握,他们不会悬空写字。因此讲堂上出现了多半 以上的孩子忽视老师的要求,依旧独断独行把书放在桌子上写字。即 使有几个孩子依据老师要求来站着悬空写字,他们的所有注意力都集 中在把字写好上,而忽视了没有公物不方便。因此从这个环节的设计 我们能够看到教师没有小孩的视角,没有达到预期成效。

2

体验式教课要解决问题,引起共识

部编教材重在解决学生生活中真切问题, 体验式教课要解决问题, 需要设计有“梯度”的活动,为了完成不一样层次的目标,老师在设计 动时要设计层层推动的活动,同时还要考虑活动之间的内部联系, 前一个活动是后一个活动的基础,后一个活动更是前一个活动的提升 和升华。






这样的梯度和联系,才能环环相扣,引起学生与教材、与内 容产生激烈的感情共识。

比如茶陵秦老师执教的《父亲母亲多爱我》一课,教课目的中有一 是“培育学生对父亲母亲的理解和认可” 。理解和认可是完整没法 过说教来解决的。因此秦教师设计三个版块层层推动,解决孩子对父 母亲不理解甚至有误会的问题。她经过可视听的父亲母亲工作场所到 感的瑶瑶妈

妈的信,这类直观体验又成立在前面的情绪累积上,因此很多孩子在 个环节痛哭哭泣,特别是留守小孩更是产生感情的共识,他们对父 亲母亲的误会翻开,对父亲母亲陪同的盼望也在理解中获得开释。

3

体验式教课要立足教材,指向目标 部编教材自己的逻辑性很强,在教材中心文字里面都有特别清楚 的教课主线。 如芦淞区《防备溺水 惜生命》 一课,谭偲老师的活动 设计就牢牢依据教材自己的逻辑, “预防——自救——施救” ,清楚 指向教课目的“初步掌握防溺水知识,有效预防溺水事故发生” 。

而在《亮出我自己》一课中,皮老师设计了“亮出美德”的环节, 学生经过看、听、说身旁的美德故事,来进一步认识自我,发现自己 只有才艺,更要亮出美德。这个环节的设计已经偏离了这课教材的教 目的,老师在拟订教课目的是也是偏离了教材单元版块的目标 的。《亮出我自己》 是指引学生成立信心, 感觉自信带来的快乐。 够看出教师对教材自己的逻辑构造以及版块目标没有理解。

新的部编道德与法治教材有很多亮点和长处,体验式教课方法也 道德课程常用手法,怎样在道德与法治讲堂上运用好体验式教课方 法,值得每位老师好好研究。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1a0b5917753231126edb6f1aff00bed5b9f373b5.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