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观沧海》导学案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学案

2023-12-07 05:56:1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观沧海》导学案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学案》,欢迎阅读!
上册,人教,四首,语文学,观沧海

word

《观沧海》《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学习目标】

1、初步学会鉴赏诗词,理解诗的内容,学习诗中情景交融、客观景物人格化的艺术手法。 2、品味作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背诵并默写全诗。通过学习提高诗歌鉴赏能力,培养想象和再造想象能力。

3、品味作者在诗中所表达的真挚感情。 【学习重点】

初步学会鉴赏诗词,理解诗的内容,背诵并默写全诗。 【学习难点】

通过学习提高诗歌鉴赏能力, 品味作者在诗中所表达的真挚感情。 【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

1、依据目标认真阅读课文,勾画并思考本节重点内容,完成预习案,联系生活实际,尝试探究案问题,组长搞好督促与检查,确保每位同学能认真、高质量预习。

2AB层完成导学案上所有问题,C层掌握基础知识,并完成除探究案6题之外的题目。 3、将预习时有疑问或不能解决的用红色笔标记,并总结到“我的疑惑”中,以备上课交流。 【知识】 文学常识:

曹操,东汉末年政治家、军事家、诗人。字孟德,小字阿瞒,沛国谯郡(今某某亳州)人,是东汉建安(汉献帝)时期建安文学的核心人物。 代表作《蒿里行》《短行歌》《苦寒行》《龟虽寿》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曹操在北征乌桓时所写,乌桓是当时东北方的大患,公元207年,曹操毅然北上征伐乌桓。北征乌桓的胜利巩固了曹操的后方,所以第二年他才能挥戈南下,以期实现统一中国的宏愿。北征乌桓对曹操来说是一次重要的战争。而《观沧海》正是北征乌桓途中经过碣

石山时写的。大战之前,身为主帅的曹操,登上当年秦皇、汉武也曾登过的碣石,又当秋风萧瑟之际,他的心情一定会像沧海一样难以平静。他将自己这种昂扬奋发的精 2、走近作者

李白(公元701年—公元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李白是唐朝著名诗人,也是中国最著名的诗人之一,是我国文学史上继屈原之后又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之称。李白和杜甫合称“李杜” 背景资料

《新唐书·文艺传》载王昌龄左迁龙标尉,是因为“不护细行”,也就是说,他的得罪贬官,并不是由于什么重大问题,而只是由于生活小节不够检点。在《芙蓉楼送辛渐》中,王昌龄也对他的好友说:“某某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即沿用鲍照《代白头吟》中“清如玉壶冰”的比喻,来表明自己的清正无辜。李白在听到他不幸的遭遇以后,写了这一首充满同情和关切的诗篇,从远道寄给他,表达对好友的关切之情。



1、读准字音:

海(cāng 石(jié) dàn 耸峙sǒngzhì) 萧瑟xiāosè) ....2、词语解释

1)临:来到,文中指登上的意思。 海:渤海。 澹澹:水波荡漾的样子.

竦峙:高高地挺立。 竦:高。 峙:挺立。 萧瑟:树木被秋风吹动的声音。

洪:大。 行:运行。 若:如同。星汉:银河。 幸甚至哉:庆幸得很,好极了。 至:极点。 志:思想感情。 啼:叫 与:给 1 / 3


word

1 《观沧海》诗歌中哪个字起到了统领全篇的作用?

“观”字统领全文。

2、作者描写了哪些景物?其中哪些是实景?哪些是想像之景?

7、试对“闻道龙标过五溪”作简要分析?

1 海水、山岛、草木、秋风、洪波、日月星辰

2 海水、山岛、草木、秋风、 洪波、

3 日月 星汉

3、诗中哪些诗句最能体现作者博大的胸怀?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1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2 诗人勾画了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表现了诗人开阔的胸襟,抒了统

一中国、建功立业的远大抱负。

4“杨花落尽子规啼”写了哪些事物?作者为什么要选取这样的事物来写?这句话在全诗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1)杨花和子规的啼鸣

2)作用:a点明时令:点明时令,暮春时节。

b渲染气氛:黯淡,凄楚的气氛。 杨花:漂泊不定,如友人的身世。 子规啼鸣:离愁别恨,与友人分离的痛苦。 c烘托心情:痛苦,痛惜,悲痛 5 作者为何“寄愁心与明月”?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远在某某、行止不定的诗人只好把一片深情托付给千里明月,向老友遥致思念之忧了。

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闻道”,表示惊惜。“过五溪”,见迁谪之荒远,道路之艰难。以悲景衬托离情,表现出作者对好友旅途艰辛、贬所荒远的深切同情。



1《观沧海》与《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两手古诗在写作上有什么相同与不同之处。 相同:两首古诗都是通过对景物的描写,寄情于景表达思想感情。

不同之处:《观沧海》通过景物的动静结合、虚实结合表达了诗人开阔的胸怀,抒发了诗人建功立业的抱负。《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通过写景与叙事相结合,渲染了悲凉的气氛,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离别之痛即对朋友的深切怀念之情。 2、你还记得哪些关于 明月的诗?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李白《古朗月行》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李白《月下独酌》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苏轼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X九龄 《望月怀远》 我的收获:

训练案

1《观沧海》中表现自己伟大抱负的句子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2、诗中以丰富的想象,夸X的写法,写大海吞吐日月,含蕴群星的句子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2 / 3

这里既有对老友遭遇的深刻忧虑,也有对当时现实的愤慨不平,有恳切的思念,也有热诚

的关怀。

6、试对“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两句作简要赏析。 描绘大海吞吐日月、包容星汉的壮阔景象,表现诗人开阔的胸怀和宏大的抱负。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1a38dafb4593daef5ef7ba0d4a7302768e996fcb.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