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学后教教学随笔

2023-04-04 04:33:1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先学后教教学随笔》,欢迎阅读!
随笔,教学

“先学后教”教学随笔

尤溪五中 蒋素芬

我们习惯上把学生在上课之前的学习成为预习,而今冠以更精炼的名字,自主学习。他是“先学后教”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历史课,要不要让学生预习,这在今天似乎已经不算是什么问题。谁说不需要预习呢?恐怕很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埃德加.富尔说:“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课前预习是课堂教学的起始阶段,虽然是在课前,但却是整个教学不可缺少的环节。预习的过程就是学生自读自悟的自主学习过程。预习的深入与否,效果好坏,直接影响着学习课文的效率。事实上,也真是大多数教师都在布置学生预习;学生也都知道上新课之前都要先预习一下。然而,很遗憾,要是果真按照“预习”工作最早也最热心的倡导者之一叶圣陶的观点和要求来考察、来衡量,我们中间很多人的做法恐怕只是徒具形式而已,效果总不见佳,那是必然的事。传统预习最常见的方法就是让学生回家看看即将学习的内容,无非是减少一些“拦路虎”而已。这样做法的根本缺陷在于使学生的视野局限于现成的知识,忽视了知识产生的过程,忽视了在预习过程中的体验和感受,呈现为被动接受式为主要特征的学习方式。

那么,怎样使预习变得有趣,好玩,充满乐趣,甚至在无形中,就接受了,感悟了,积累了?身为教育一线老师,我寻寻觅觅,“为伊消得人憔悴,衣带渐宽终不悔” 一、让学生“动”起来。

我们常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话转换成教育观念就是:“知识灌输”不如“方法传授”。所以历史预习必须应该讲究方法策略。

1.鼓励学生自主预习。教师在布置预习作业之时,将单调乏味的语言化为鼓励的话语,多一份亲切,多一份商量,对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促使他们自觉地有意识地去学习,将大有帮助。如在教学《新中国初期的外交》的预习布置时,教师可充满感情地问大家:“同学们知道诸葛亮吗?足智多谋的诸葛亮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今天我们再去认识一个跟诸葛亮一样聪明的人——周恩来,今天放学后就请大家试着去查一查,找一找,读一读,感受感受,明天来校后,请把你认为周总理最能体现外交智慧的传奇故事的给大家欣赏,咱们比一比,到底班上谁能最具智慧找到这些故事?”

2.设计弹性的预习作业。一个班级中,每个学生的学习程度,兴趣爱好等等都各不相同,学生之间自然会存在一些差异。就历史课而言,有些同学喜欢政治史、有的喜欢经济史、有些喜欢文化史,教师应正视这些差异,在布置预习任务时,增加弹性,让学生摆脱不必要的束缚,自由地去探索,去发现吧!在这样不同的预习题面前学生的心境将是无拘无束,轻松


而快乐的,在这样的预习题面前,每一个学生都能有所收获,从而品尝到成功的喜悦。 3.合作与竞争并存。合作与竞争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合作中,思维的火花互相碰撞,竞争时,谁说天生我就不如你。教学实践中可曾将学生分成若干学习小组,让学生在学习小组中,就各自的预习结果进行交流、讨论、合作、创新。根据事先制定的一套切实可行的奖励制度,小组交流中学生自评得出两位表现出色的学生可适当加分。通查全班同学的预习情况后,两到四个优胜小组也可进行加分。到了课堂交流时,老师若发现有同学的预习成果特别出彩,也可为其个人和所在小组进行适当加分。每隔几周,教师再为学生个人竞争与团体竞争进行总结表彰。学生既在小组中学会了合作,提高了自己,还在进步必奖的制度中获取了更大的兴趣与动力。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2405a8ae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d36c5ed.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