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2022-06-12 09:38:26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欢迎阅读!
极了,糟糕,精彩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教学设计



一、 教材简析: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六组以“父母之爱”为专题,共四篇课文,“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是本组的第三篇课文。这篇课文讲的是作者童年时写了一首诗,妈妈的评价是“精彩极了”,而爸爸的评价是“糟糕透了”这两种截然不同的评价对他产生了巨大影响,以及作者从这两种评价中感悟到的父母不同的爱。

二、学情分析:

五年级学生已经可以运用已有的识字、朗读能力,正确认读本课的生字词,读准课文。在此基础上,教师引领学生运用已有的阅读能力,联系生活实际,以体会父母不同形式的评价都是对巴迪的爱。

三、学习目标:

1.认识6个生字,正确认读“糟糕、誊写”等词语,理解“一如既往”、得意扬扬”等词语。(第一课时)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父亲和母亲对巴迪的诗为什么有不同的评价。

3.通过人物动作、语言和心理活动的描写,体会作者怎样逐渐理解了父母两种不同评价中饱含的爱,感受爱的不同表达方式。

四、 学习重点:体会作者逐渐理解父母不同评价中饱含的爱,感受爱的不同表达方式。 五、学习难点:体会课文最后两段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六、教学准备:

学生预习课文、自主搜集相关资料,老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七、教学过程:第二课时 (一)、谈话导入、回顾内容:

1、上节课咱们已经学习了第19课的第一课时,这节课咱们继续学习第二课时。现在请同学们看黑板,齐读课题。本文包含了一个关于爱的故事,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作者怎样用美妙的的文字来表达对父母之爱的理解。

2、这个题目与众不同,谁来说说题目有什么特点?那谁能用扩题法来简单概括本文主要写了什么事?学生交流,老师明确,抓住课题并对课题进行适当补充是概括课文内容的好方法。

(二)、浏览课文、质疑问难:



1




1“精彩极了、糟糕透了”在题目中出现,在文章中也多次出现,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找一找它在文章的哪些自然出现?先把它勾画出来,再想一想:这不同的话分别是谁在什么情况下说的?课文又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2、交流以上问题,明确课文是按时间顺序写的。并引导学生质疑:你还有什么问题不明白吗,提出来大家交流?

过渡:重点抓住“同一首诗,问什么会有如此不同的评价呢?”引入下一环节。让我们共同走进巴迪的童年。

(三)、品读课文、领悟写法:

1、师:下面请同学们分角色朗读课文1-14自然段,其他同学边听边把文中把写母亲、父亲和我的具体语句画出来,想想什么描写给你留的印象最深刻。

2、学生汇报,重点引导学习:

过渡:母亲看完我写的第一首诗有什么反应?

1)第一段“母亲一念完那首诗,眼睛亮亮的„„精彩极了!”片段。

问:从这里你读出了什么?生交流。 从哪里看出母亲很兴奋?再交流。老师指导朗读,读出母亲的兴奋,引导学生反复训练。

2)母亲只有这些表现吗,她还做了什么?生进一步交流。引导联系生活理解:“在家里,妈妈经常夸你们吗?谁来学着母亲的语气夸夸巴迪?”老师找一名性格腼腆的孩子站起来,面向同学们扮演巴迪,其他学生学着母亲的语气夸巴迪,引导理解“赞扬声雨点般落到我身上”及母亲的动作,体现母亲的兴奋之情。

3)师问:谁能把母亲的兴奋读出来?指导朗读。

4)师小结:在这一节里作者运用了语言、动作、神态描写把母亲的兴奋写得十分具体。对于母亲的赞扬,巴迪又有什么样的表现呢?引导学生注意观察“巴迪”的表情,理解“腼腆”的意思, “既腼腆又得意洋洋”写出了我既高兴又不好意思的神态。谁来带着表情和动作读读这一句话?指导朗读。

5)师:巴迪是既高兴又腼腆,而母亲则高兴得再次拥抱了我。但是,巴迪的诗到底如何呢?真的像母亲说的一样“精彩极了”吗?请同学们再从文中找找证据。学生交流。

6)相当糟糕的诗,母亲为什么要说“精彩极了”呢?她真的认为这首诗十分精彩吗?再从文中找找证据。

7)师小结:联系上下文咱们明白了,母亲的爱是鼓励的爱,是要给腼腆的孩子一些自信,师板书“爱”,联系上下文读书真是一种好办法呀!

8)有了妈妈的鼓励与表扬,巴迪最想把他的诗给谁看?为什么?生交流。课文又是如何写巴迪



2




等待父亲归来的?把你找到的句子读给大家听。学生读书交流,巴迪就是怀着这样一种骄傲、自豪与迫不及待的心情在等待父亲归来,可是,等待的过程又是多么漫长!整整一个下午一直到七点、八点,试想一下,假如你是巴迪,在这漫长的等待的过程中在语言、动作与神态等方面会有何表现?进行语言训练,通过想象进一步感受巴迪的心情。

师:整个下午, 生交流。 师:将近七点钟的时候, 生交流。 师:七点。父亲没有回来。生交流。 师:七点一刻。 生交流。

师:七点半。 生交流。 师:快到八点钟时,父亲终于推门而入。 生交流。

师:此刻的巴迪心里紧张极了。谁来读出巴迪的心情来?课件显示,将这一段文字转换成一首小诗的形式指导读书。

9)父亲终于回来了,他看到了我写的诗,有什么表现和反应呢?生交流语言和动作描写,重点突出动作描写“扔”师引导:“这一扔,扔出了父亲的看法是-----这一扔,扔出了父亲的评价是-----10看到父亲的表现,巴迪有何反应?引导学习9--14自然段。指导朗读14段,体会动作描写并引导学生理解不同的动词表达的感情和效果不一样,自己写作时要注意推敲运用

师小结并过渡:一个七八岁的孩子,一天之内听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评价,心情也有了巨大的变化,当时他能理解父母为什么这样吗?生齐说。同学们谁能理解,生交流,引入下一环节。

(四)、深入探究、理解“爱”

1“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让巴迪的心情有了这么巨大的变化,巴迪当时能理解父母的不同表现吗?后来理解了吗?请动笔读15-17自然段,找找他对父母的评价有新的认识吗?(要求:找出含义深刻的句子,读一读,写写感受。

2、学生自读,找出含义深刻的句子,同桌交流,说说理解。 3、全班交流汇报。课件出示:

1)一个作家,应该说生活中的每一个人,···都需要来自母亲的力量“小心、注意、总结、提高”

2)这些年来,···我从心底里知道,“精彩极了”也好,“糟糕透了”也好,这两个极端的断言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那就是爱。 学生汇报交流的同时,教师适时引导,让学生体会理解不同的评价其实是两种不同形式的爱,体会作者对父母爱的感激。并完成板书:老是觉得父母的不同评价就象是一艘船,而父母对巴迪共同的爱就是帆,这爱之帆缺一不可、完美结合才能带巴迪驶向成功的彼岸。引



3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2cd06eb78bd63186bcebbc82.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