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统计学》课程教学大纲

2022-12-15 17:22:18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社会统计学》课程教学大纲》,欢迎阅读!
教学大纲,统计学,课程,社会

《社会统计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中英文)

课程类别 学时(学分) 适用学科专业 责任审核人签字

社会统计学(Social Statistics B

A公共基础课 B专业基础课 C专业限选课 D专业任选课

考核方式

考试

48学时(3学分),其中理论教学32学时,课内实验教学16学时 行政管理/劳动保障

院长: 教学院长:

二、课程简介(不超过300

社会统计学是“统计学”与“社会研究”的结合,它是从数量方面描述社会状况,旨在探讨如何将统计学的方法应用于社会研究当中,是一门宏观性方法论学科。社会统计学的研究是以社会生活与社会发展的综合研究为重心,以区别于专业统计。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运用已学过的传统的统计方法,从数量方面描述社会状况、社会发展和有关的社会问题,能够利用综合评价方法从宏观角度说明社会生活与社会发展的相关问题,能够从宏观口径出发研究社会发展某一具体方面对社会发展的影响程度。

社会统计学是行政管理与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

三、知识点

(一)基本知识点

在社会研究当中,最常用的结构化的经验资料是问卷调查数据,本课程主要关注问卷调查数据的统计分析。本课程内容主要围绕如何描述变异、如何解释变异以及如何将这种描述和解释由样本推论至总体展开。分为描述性统计和推论性统计两个部分。

基本要求:掌握常用的统计方法,并尽量将统计分析与社会问题相结合,强调统计法的应用性而非数理基础,力求让学生在现实中会用这些统计方法,并初步了解这些统计方法在SPSS中的操作过程。

(二)重要知识点

主要包括:社会统计的方法、社会统计工作的程序、描述统计与推论统计;统计调查的组织形式、信度和效度、定类测量、定序测量、定距测量、定比测量、统计误差;穷举与互斥、频数分布数列、变量数列的编制;算术平均数、中位数、众数;全距与全距的性质、四分位差、平均差及其性质、标准差及其性质、方差、标准分、变异系数、异众比率;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列联表、消减误差比例(PRE、λ系数、τ系数、同序对、异序对、同分对、G系数、相关表与散点图、极差系数及其性质、线性回归、判定系数;随机现象和随机事件、概率的数学性质、概率分布、数学望;点估计值的标准、区间估计、简单随机抽样;统计检验的基本步骤、总体均值和成数的单样本检验

四、基本要求

(一)知识要求(熟练掌握、掌握、理解、了解)

第一章 导论(4学时)

知识要求:熟练掌握社会统计的方法、社会统计工作的程序、描述统计与推论统计,掌握总体与单位、标志与变量、指标与指标体系





1


第二章 社会统计资料的搜集(3学时)

知识要求:熟练掌握统计调查的组织形式、信度和效度,掌握定类测量、定序测量、定距测量、定比测量,理解概念的操作化与测量、统计误差



第三章 社会统计资料的整理(5学时)

知识要求:熟练掌握穷举与互斥、频数分布数列、变量数列的编制,掌握变量数列的编制、累计频数分布曲线



第四章 集中趋势测量(8学时)

知识要求:熟练掌握算术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掌握各种平均数的关系,理解几何平均数、调和平均数



第五章 离中趋势测量(8学时)

知识要求:熟练掌握全距与全距的性质、四分位差、标准差及其性质,掌握平均差及其性质、方差、标准分、变异系数、异众比率

第六章 相关与回归分析(8学时)

知识要求:熟练掌握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列联表、消减误差比例(PRE,掌握λ系数、τ系数、同序对、异序对、同分对、G系数、判定系数,理解相关表与散点图、极差系数及其性质、线性回归,了解相关指数、相关系数的ERP意义



第七章 概率与概率分布(6学时)

知识要求:熟练掌握随机现象和随机事件,掌握概率的数学性质、概率分布,理解数学期望

第八章 参数估计(8学时)

知识要求:熟练掌握点估计值的标准、区间估计,掌握简单随机抽样,理解分层抽样

第九章 假设检验3学时)

知识要求:熟练掌握统计检验的基本步骤,掌握总体均值和成数的单样本检验,理解二项分布、正态分布、中心极限定理

二)能力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和训练,力求让学生在现实中会用这些统计方法,并初步了解这些统计方法SPSS中的操作过程。

(三)素质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帮助学生形成统计思维,具有能够用统计思想分析、解决社会实际问题的基本素质。

五、教学模式与作业要求 (一)教学模式

理论讲授+上机操作训练,综合前沿科研成果,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2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35f7a89fb0717fd5360cdc4d.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