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等奖教育随笔】中班 爱上舞动的小精灵

2022-04-11 07:30:29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一等奖教育随笔】中班 爱上舞动的小精灵》,欢迎阅读!
小精灵,中班,一等奖,舞动,随笔



全国幼儿教师专业风采大赛--教育笔记

参赛作品名称 爱上舞动的小精灵 教学领域



年龄段/

中班

年前,在幼师同学聚会上,一位好友讲述了一个故事:“一位母亲临终时告诉儿子,以后无论遇到什么事,如果想生气,不要马上表现出来,等24小时再做决定。”

是啊,“等待”是人际关系的重要缓冲,然而“等待”又何尝不是幼教育中教师需要尊重幼儿的一种行为和态度呢?

尽管,现在人们总是迫不及待想得到结果,希望孩子给自己一份满意的“答卷”,对孩子“拔苗助长”的行为比比皆是。作为与尼莫班孩子们每天朝夕相处的老师,我希望为孩子们营造的是一个宽松、自由的环境,能够有自主意识地成长。然而,“等待”将会让我感受到孩子成长的一点一滴,会让我们收获更多的喜悦与感动。

一天早晨,石头妈妈来找到我,告诉我石头昨晚做恶梦,哭醒了说,不想上幼儿园,不想跳舞,以后就还是不让他上舞蹈课了。我忽然联想到昨天下午舞蹈课即将开始时,当孩子们都换好舞蹈鞋兴奋地排队出教室时,石头趴在桌上不肯起来,我好说歹说、又表扬又许诺的,石头才拖拉着双腿被我带到了舞蹈教室,可是他除了甩甩手臂之外,什么动作也不肯再做了。我曾不断和妈妈交流,而我也没太认真去思考他的问题,只是以

教育笔记

为这个男孩有些放不开。但石头现在已经对上舞蹈课产生了这么严重的心里、生理反应,已经会因此做恶梦了,我突然意识到这件事并不那么简单!

我开始重视并重新审视。石头玩玩具时,我蹲到跟前问:“石头,你怎么不喜欢跳舞呢?”石头原本非常开心的小脸上一听到我说出“跳舞”两个字时,我明显地看到石头身体轻轻地颤抖了一下,我没有继续追问,而是“等待”石头能够在深思熟虑后告诉我他真正的想法,午睡时,我又走近石头,俯下身子用手轻轻地抚摸小石头的小脸,温柔地问“石头,你睡不着吗?”“嗯!”“那我么聊聊天吧?”“好啊!”“早上王老师问你的问题你还没有回答我呢?”“我……”石头用小手紧紧地拽着被子的一角,看到此情此景,仿佛我的心也被石头的小手揪了起来,我不忍在问,尽管我是多么想知道石头不愿意跳舞的原因,但是,我此刻更希望为石头营造一个宽松、自由地环境,让他想说就说,不愿说就不说的自主意识。但是,尽管石头什么也没有说,但我从他听到“舞蹈”二字后突然紧张的肢体条件反射以及那双我难以忘记的紧拽被子的小手,其实石头已经将答案全都告诉我了,答案就是“石头不想跳舞,以及非常害怕跳舞。”不能迟疑,我立刻找到舞蹈老师交流,请专业的舞蹈老师帮我找到原因,同时,我再次找到石头妈妈进行约谈,共同分析石头不愿参加舞蹈课的原因。




家长、幼儿、舞蹈老师三方出发,我找到了原因:对于肢体不够协调的石头而言,舞蹈课上强度和动作难,他有些跟不上,动作难看,小朋友总是要笑他。同时要求严格的舞蹈老师也让他感到有些害怕。

探究原因是教师掌握孩子特点的重要途径,而接纳与顺应孩子的的兴趣爱好,了解孩子内心想法,是和孩子建立互相信任的好方法。如何从孩子自身特点与兴趣出发,创设一些特别的环境和氛围,让孩子能打破自身的一些限制和束缚,尝试体验他们从来没有过的感受或许会有意想不到的结果。

圣诞活动开始了,在音乐童话剧《小红帽》的排练中,我和孩子们一起讨论角色分工,还好石头并没拒绝角色扮演,他选择了做一颗大树。每天孩子们在不同的音乐中,表现着自己的角色,有跳动的小红帽,狡猾的大灰狼及勇敢的猎人,还有一群跳动的小动物。而石头总是他一动不动的站在大树的位子上,看着小伙伴们快乐地跳着,有时身体也有些晃动,显然是被音乐打动了。这天,我再一次发现石头开始随音乐晃动身体,于是我顺势在他耳边悄悄地说:“这棵大树随风摆动,真好看!”石头有些脸红,但马上回我说:“大树只能摇,不能跳,不然挡不住小红帽”。这孩子还真有想象力。

石头的变化在我意料之中,但我并不急于求成而是顺应他的话题继续引导他,石头有了鼓励,开始有些变化了。

在和小朋友一起讨论我们怎样能更好地去表现自己的角色时,我突然说:“这几天我们的大树好像有些不同了。”“涛涛立刻说:”是的,大叔会摇一摇了,像是风来了。“不对,是大树再告诉小红帽快藏起来。澜澜急急地说。这正是一个好时机,我立刻接话:”我们的大树除了随风摇一摇之外,还可以怎样做?”小朋友立即七嘴八舌地说起来。这是石头站起来大声说:“我是大树,我要转圆圈,把小红帽围起来。”在下午的排练中,石头真的开始摇一摇,转一转,不在僵硬的站在那了。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开端。我及时表扬了他,同时还想到让舞蹈老师也来接近石头。

表演当天,舞蹈老师特意来班上为石头装扮成一颗帅气的大树,还不断鼓励石头。那一天,我看到动作不多的石头一直在努力地转着,不断伸展着自己的手臂。鼻子有些酸酸的。

在这次表演之后,我又找到舞蹈老师,请她把所有舞蹈课学过的舞蹈音乐给我,在过渡环节、小舞台引导石头去大胆地跳,用语言去不断鼓励石头;与石头妈妈交流,请妈妈回家反复鼓励石头的进步……静静地“等待”石头渐渐地喜欢跳舞、不害怕上舞蹈课……

新一次的舞蹈课又来了,石头用两只手紧紧地拽着我右手的胳膊,大地眼镜不停地仰着头看着我,我笑着蹲下对石头说:“石头不怕,王老师陪着你,一起跳,我们俩比赛谁跳的好。石头使劲地点头,走进教室,




我刻意把石头从原本的第二排调到了最后一排的最右边,他似乎明白我的心意,抿着小嘴对着我笑,舞蹈课开始了,我陪他一起做每一个动作,当石头做的很好时,我用眼神示意舞蹈老师,当石头得到舞蹈老师的表扬后开心地望着我,我对他竖起了大拇指,他伸出手轻轻地摸了一下我的手,在接下来的舞蹈活动中,我又把石头调到中间位子,让他独立地做动作。渐渐的石头的肢体不再那么僵硬。

石头的表现,让我感受退出的可能,而事实证明我的退出是正确的。有了逐步的音乐体验之后和动作表现之后,石头感受到了不一样的快乐。孩子的潜力是无限的,学习能力也是惊人的,当他克服了对某种事物的恐惧后,就能以正确的态度、健康的心理去面对未来想逃避的困难。我陪伴石头一个一个动作的跳舞,不仅把他从恐惧的状态中“解救”了出来,也是促使他继续学习跳舞的助推器。我给他孩子克服困难的勇气,也带去了我对石头的理解和鼓励。

在日常生活中,孩子对某些事物会表现出莫名的抗拒,成人觉得不可思议的同时,又会产生在孩子无理取闹或者孩子很任性的判断。此时成人的要求对孩子而言犹如逆水行舟,事倍功半。其实,很多时候,孩子有自己的理由,需要成人更多的倾听、观察和接纳,去发现他们形成心结的关键原因,找寻解开心结的有效方法。

现在舞蹈课上、小舞台上的小石头,就如同舞动中的小精灵一般,尽管动作还有些僵硬,但是我的“等待”换来的是主动的石头,认真学习接受建议的石头,渐渐“等待”自己成长的石头。

“等待”——如此普通、但是在我的教育工作中是如此的重要,是“等待”指引我让每一个孩子能更加自由、快乐、宽松地成长为普通而不简单的“他”。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3ec5e587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d224095.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